简单的幸福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5年 4月 12日         版次:04     作者:

    □苏稆

    这个周日,天色阴晦,雨丝斜织。出门赏春自是天公不作美,我们一大家子便聚在母亲家的小院里,排开炭火,做起烧烤来。父亲与姨父张罗着支起雨棚和烤炉,母亲和小姨在厨房里忙着准备食材,两个儿子早已按捺不住,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任凭细雨打湿了衣角。

    父母退休后住回老宅。每逢周末,我和老公便会从城里赶来,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父母家过周末。小姨和姨父回来探亲,周日恰逢雨天,倒成全了一次难得的团聚。

    炭是早备下的,乌黑发亮,堆在炉里,用拾来的干树枝便点着了。快五岁的马铃薯费力地端起藤椅到靠近炉火的地方放下,好奇地凑近观看升腾的火苗;1岁半的图图学着哥哥的模样,咿咿呀呀地奔向炉边好奇地观察大人一会儿翻转木炭,一会儿煽风。小小的手指还想摸木炭,被大人一把拽回。姨父掌管火势,他眯着眼睛看那炭火,说这火候够了,火势太大容易烤糊。

    火既生起,肉片、蔬菜之类便次第排上铁网。姨父特意从新疆带来的羊腿也切块排上,羊腿肉是他事先腌制的,说是按着新疆的吃法,加了洋葱、生抽等。油脂遇热便滋滋作响,香气顿时弥漫开来。马铃薯蹲在炉边,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手翻动肉串,图图则趴在我的腿上,眼巴巴地望着铁网上的食物。外公一边护着孩子不被火星溅到,一边讲起年轻时在生产队烤红薯的往事。

    母亲和小姨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透过雨帘若隐若现。她们一个讲究精细,一个注重实惠,今日的食材都是她们一早去市场挑选的。母亲坚持要买上等的里脊肉,小姨则说带些肥肉的才够香;母亲准备了精致的菌菇拼盘,小姨又添了一大把当季的野菜。

    雨仍下着,打在老宅的青瓦上,沙沙作响。然而炉火甚旺,竟将雨气的阴寒逼退了几分。众人围坐,火光映在脸上,显出红润的颜色来。马铃薯耐不住,先挟了一块半熟的肉放入口中,烫得直呵气,却又舍不得吐出,只得张着嘴,任热气进出,那模样甚是可笑。

    奶茶煮好了,倒在杯中,白气氤氲。图图接过,急欲饮下,被大人抢过杯子怕烫了舌头,哇地一声哭起来,招得众人皆笑。我忙把他搂在怀里,用勺子慢慢喂他。小姨与母亲还在“较劲”谁做的菜更受欢迎,没来得及尝上一口新煮好的奶茶,却发现孩子们早已把奶锅都喝得见了底。父亲和姨父坐在一旁,一边翻动着烤肉,一边聊着最近的时事,偶尔征求外公的意见,老人家便会慢条斯理地说上几句,带着历经沧桑的智慧。

    雨势渐大,水珠串成线,自檐角挂下。小姨怕外公着凉,要扶他进屋,老人家却执意不肯,说这炉火比暖气更暖人心。母亲给每个人又添了件外套,自己却只穿着毛衣忙前忙后。炉边愈显温暖,三代人围坐,肉香、茶香与炭火气混在一处,竟将雨日的阴郁一扫而空。大人们谈着家常琐事,小孩子们则嬉笑着,争抢烤好的食物,全不顾手上、嘴边都沾了油渍。

    我想,人们之所以乐于围炉烧烤,未必尽在食物的滋味。大约更因那火光能聚人,使平日分散的家人得以围坐一处,暂忘外界的风雨。看着长辈们乐在其中,孩子们嬉闹其间,忽然明白,所谓天伦之乐,不过如此。人生在世,所求者何?不过是一炉火,一壶茶,三代人同坐,看细雨斜织,听稚子笑语而已。这简单的幸福,恰如炭火,不张扬却温暖,不耀眼却长久。

  

简单的幸福

字数: 1224 2025年 4月 12日 文化长廊

    □苏稆

    这个周日,天色阴晦,雨丝斜织。出门赏春自是天公不作美,我们一大家子便聚在母亲家的小院里,排开炭火,做起烧烤来。父亲与姨父张罗着支起雨棚和烤炉,母亲和小姨在厨房里忙着准备食材,两个儿子早已按捺不住,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任凭细雨打湿了衣角。

    父母退休后住回老宅。每逢周末,我和老公便会从城里赶来,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回父母家过周末。小姨和姨父回来探亲,周日恰逢雨天,倒成全了一次难得的团聚。

    炭是早备下的,乌黑发亮,堆在炉里,用拾来的干树枝便点着了。快五岁的马铃薯费力地端起藤椅到靠近炉火的地方放下,好奇地凑近观看升腾的火苗;1岁半的图图学着哥哥的模样,咿咿呀呀地奔向炉边好奇地观察大人一会儿翻转木炭,一会儿煽风。小小的手指还想摸木炭,被大人一把拽回。姨父掌管火势,他眯着眼睛看那炭火,说这火候够了,火势太大容易烤糊。

    火既生起,肉片、蔬菜之类便次第排上铁网。姨父特意从新疆带来的羊腿也切块排上,羊腿肉是他事先腌制的,说是按着新疆的吃法,加了洋葱、生抽等。油脂遇热便滋滋作响,香气顿时弥漫开来。马铃薯蹲在炉边,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手翻动肉串,图图则趴在我的腿上,眼巴巴地望着铁网上的食物。外公一边护着孩子不被火星溅到,一边讲起年轻时在生产队烤红薯的往事。

    母亲和小姨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透过雨帘若隐若现。她们一个讲究精细,一个注重实惠,今日的食材都是她们一早去市场挑选的。母亲坚持要买上等的里脊肉,小姨则说带些肥肉的才够香;母亲准备了精致的菌菇拼盘,小姨又添了一大把当季的野菜。

    雨仍下着,打在老宅的青瓦上,沙沙作响。然而炉火甚旺,竟将雨气的阴寒逼退了几分。众人围坐,火光映在脸上,显出红润的颜色来。马铃薯耐不住,先挟了一块半熟的肉放入口中,烫得直呵气,却又舍不得吐出,只得张着嘴,任热气进出,那模样甚是可笑。

    奶茶煮好了,倒在杯中,白气氤氲。图图接过,急欲饮下,被大人抢过杯子怕烫了舌头,哇地一声哭起来,招得众人皆笑。我忙把他搂在怀里,用勺子慢慢喂他。小姨与母亲还在“较劲”谁做的菜更受欢迎,没来得及尝上一口新煮好的奶茶,却发现孩子们早已把奶锅都喝得见了底。父亲和姨父坐在一旁,一边翻动着烤肉,一边聊着最近的时事,偶尔征求外公的意见,老人家便会慢条斯理地说上几句,带着历经沧桑的智慧。

    雨势渐大,水珠串成线,自檐角挂下。小姨怕外公着凉,要扶他进屋,老人家却执意不肯,说这炉火比暖气更暖人心。母亲给每个人又添了件外套,自己却只穿着毛衣忙前忙后。炉边愈显温暖,三代人围坐,肉香、茶香与炭火气混在一处,竟将雨日的阴郁一扫而空。大人们谈着家常琐事,小孩子们则嬉笑着,争抢烤好的食物,全不顾手上、嘴边都沾了油渍。

    我想,人们之所以乐于围炉烧烤,未必尽在食物的滋味。大约更因那火光能聚人,使平日分散的家人得以围坐一处,暂忘外界的风雨。看着长辈们乐在其中,孩子们嬉闹其间,忽然明白,所谓天伦之乐,不过如此。人生在世,所求者何?不过是一炉火,一壶茶,三代人同坐,看细雨斜织,听稚子笑语而已。这简单的幸福,恰如炭火,不张扬却温暖,不耀眼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