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欧子维·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浪潮中,中铁成都设计院党委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新领域、新载体、新联合体、新质生产力”四维突破构建党建赋能新范式,通过培育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及市场变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新赛道”抢占发展制高点
公司时刻保持清晰思维,把控和研判勘察设计行业的前沿科技发展动态,建立"前沿科技动态监测-市场机遇研判-战略资源调配"的转型决策机制,构建"建筑+交通市政+数智建造+新兴业务"四轮驱动业务体系,瞄准城市更新改造、产业园、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污水处理、生态治理等新应用、新场景、新赛道,全面推进“一体两翼N驱”发展战略落地,加快推动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近年来,公司建筑板块稳居核心,实现稳健增长;交通市政板块表现不俗,迎来发展契机;数智建造乘势而上,大项目数量逐年攀升,成为维持企业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规划、咨询、策划等领域市场份额均呈现增长态势,新型业务市场竞争力稳步增强,新签合同金额占年度新签总额的56.5%,有效抵御了传统基建市场与房地产行业波动带来的风险。
以“新载体”重构产业价值链
公司立足“行业共性技术研发项目+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产品化产业化研发项目”的新型研发体系,组建工程总承包研发中心,搭建“项目运作能力+策划咨询能力+施工管理能力+业态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全方位服务体系,先后参与国内20余个项目前期运作和落地实施。致力于企业经营赛道转型升级,以通苏嘉甬铁路临建工程设计服务为契机,承揽全局临建工程设计业务,牵头制定标准化设计规范,努力打造企业业务新的增长极。作为主编单位牵头编制《四川省建筑装饰工程安全绿色智慧工地评价标准》《四川省建筑装饰工程质量评价标准》等2项省部级行业技术标准,进一步增强行业话语权和主动权,为开拓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以“新联合体”释放协同效能
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探索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整合行业高端资源,先后与政府、企业、高校、协会等开展经营合作交流50余次,成功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西南院、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被吸纳为中国勘协建筑设计分会理事单位、四川省建协副会长单位;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等专家参与设计、开展培训讲座和成立工作室;聘任专家顾问、顾问总建筑师、首席顾问19人,全力打造企业高端资源库、智囊团。2024年依托行业高端资源等开展项目前期运作和营销孵化20余次,中标莱州市通用装备产业园、赛德特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实现新签合同近3000万元。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
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积极申报并被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评为四川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率先应用国内首个矿山法隧道打磨与喷涂机器人,工程全景指挥管理系统、边坡稳定性自动监测预警技术等系列数智化产品频繁亮相国内、省内各大行业盛会,赢得客户广泛青睐。近年来创新成果先后荣获四川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创新成果、四川省工程建设系统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奖、四川省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优秀场景评选活动三等奖等;参加各类行业大型赛事10余场,斩获各类荣誉20余项。其中,7人在中施企第四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中勇夺二、三等奖;1人在新基建杯第四届中国智能建造及BIM应用大赛中斩获二等奖;1人在中国中铁第三届职工岗位胜任力大赛(BIM比赛)暨第四届中国中铁“卓越杯”BIM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此外,公司还承办了2024年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铁二局第八届员工职业技能大赛,公司4名参赛选手获评“中铁二局技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