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重点工程纷纷兑现节点工期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5年 4月 12日         版次:02     作者:

    图为雄安新区启动区007地块商业区筏板浇筑现场 张可凡/摄

    图为拉萨旁多引水隧道 吴跃/摄

    图为哈铁制梁场 余昔霖/摄

    五公司拉萨旁多引水工程TBM月掘进突破620米

    本报拉萨讯(通讯员 吴跃 梁晨蕊)3月31日,中铁二局承建的拉萨市旁多引水工程拉林隧洞出口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TBM月掘进突破620米,继今年1月份掘进340米、2月份掘进405米以来,再创新高。

    拉萨市旁多引水工程是国内首次在海拔4000米采用双护盾TBM施工工艺和自建管片预制厂的引水工程,该工程的成功实施将积极推动双护盾TBM掘进施工方法在高海拔地区长大隧洞掘进施工的广泛运用。

    面对施工效率需要大幅提升的挑战,项目部从思想意识、现场施工组织、技术管理、设备维保等方面采取了系统性改进措施。项目部成立了技术、机电管理、现场组织为一体的TBM进度掘进专班,实行“日清日结”制度,每日晚上召开问题复盘会,建立“技术-机电-施工”三位一体责任矩阵。全方位下沉,系统优化掘进效能。项目管理人员蹲守洞内与掌子面,对设备运转、刀具磨损、连续皮带机出渣、掘进姿态控制、设备有效使用率、地质情况、管片拼装等细节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动态调整掘进参数,将TBM设备有效利用率提高到50.01%(国内平均利用率为45%),大大提高了掘进速度。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动态优化施工组织。针对洞内掌子面地质时软时硬的不稳定情况,项目部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监测,对TBM维保、测量换站、刀具更换、轨道接长、连续皮带机保养等具体工序进行动态调整,提高每日TBM有效掘进时间,保证掘进速度。

    电务公司东莞地铁1号线次滑段完成接触网热滑试验

    本报东莞讯(通讯员 刘耀生)3月30日,东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次滑段(松佛站至梅塘站)接触网热滑试验顺利完成。

    “热滑”是指列车受电弓在新建线路上首次带电“滑行”测试,通过往返运行,观测刚性接触网、分段绝缘器、汇流排终端以及道岔等处受电弓切入状态和弓网状态,检验供电系统的工程状态;检验通信、机电设备在使用中各项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验其他机电系统是否满足列车运行及各系统设备带电运行的状态,各项保护与运行方式配置是否合理,稳定性、可靠性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为各系统专业综合调试和空载试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实验成功,标志着地铁接触网及相关系统已达到列车开通运行要求。汇总有关数据显示,供电系统与其他系统联系、合作正常,特别是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良好,取流稳定,列车运行平稳,为后续综合联调及开通运营筑牢坚实基础。

    建筑公司昆明“城市更新+TOD”项目19号地块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

    本报昆明讯(通讯员 段容惠)近日,由中铁二局参建的中国中铁在昆明市首个以“TOD”模式合作运行的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昆明福德村“城市更新+TOD”项目19#地块地下室底板基础全部完成浇筑,标志着项目顺利完成距地面12.4米的超危大工程地下施工阶段,全面进入地面施工。

    “这里的房子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左右建成的,和周边这些现代化的高楼对比,各方面不光落后还影响市容,现在政府帮我们解决了老一辈人想解决但没解决的问题。”一位在项目部周边生活的居民感慨道。

    城市更新既是城中村“面子”的硬件改造,也是改善百姓心中“里子”的重要抓手。据项目技术团队负责人介绍,在施工过程中他们综合应用海绵城市技术、钢结构施工工艺、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融合大数据、智慧工地、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打造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该项目是云南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工程,也是昆明市“十四五”重点规划的民生工程项目之一,建成后将与周边其余地块项目共同为当地2600余户原住居民提供宽敞、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百姓的生活品质。

    广州公司东源县县道X155线改建工程开工

    本报广东东源讯(通讯员 何千澜 李鑫)4月2日,由广州公司承建的东源县县道X155线蓝口镇土陂至铁场埔段改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

    该项目是东源县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作为连接蓝口、叶潭、黄村、黄塘四镇的重要交通枢纽,对村镇居民出行、各区域交流互通起着重要作用。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县内区间贯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为东源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项目路线起点位于蓝口高速口与省道S230线交叉路口,终点与国道G236(省道S230)相交,全长9.425公里。自项目中标以来,项目部积极攻克开工前时间紧迫等前期协调难题,多措并举促进项目顺利开工。项目团队加大内外协调组织力度,积极开展同业主、地方政府等多方协调沟通工作,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因地制宜编制施工方案;积极完善责任矩阵清单,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具体到事、精准到人;通过倒排工期、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等方式,有力保障了工程安全质量和施工进度。

    雄安新区启动区007地商业区域筏板基础浇筑完成

    本报北京讯(通讯员 张可凡 王忠)3月19日,雄安公司承建的雄安新区启动区007地块标段三项目商业一、二区筏板基础完成混凝土浇筑。

    启动区XACR-2023-007地块标段三项目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西北片区,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0.8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63万平方米。

    自2024年11月15日开工以来,项目部克服图纸滞后、冬季施工、重污染天气二级响应、节假日长等不利因素影响,先后完成人员设备进场、临建布设、土方开挖、桩基施工、塔吊安装、防水及钢筋作业等工作。全面采用视频监控、自动喷淋、人脸识别等智慧工地系统;加强人员培训及“三级”教育,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强化过程安全质量管控;针对深基坑支护、CFG桩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以及重点施工部位,增加检验频次,运用轻型动力触探、无损检测等先进检测设备和技术,确保高标准落实“品质建造”要求和节点工期兑现。

    五公司G341辘白公路项目紫金山隧道顺利进洞

    本报甘肃靖远讯(通讯员 张敏 梁晨蕊)近日,五公司承建的G341辘白公路项目迎来关键节点——紫金山隧道正式进洞施工,为整个工程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紫金山隧道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全长888米,最大埋深86米。隧道穿越强~中风化千枚岩夹砂岩带,全段均为V级围岩,岩体破碎率达75%以上,自稳性极差。进出口段存在浅埋偏压现象,埋深不足30米,施工面临严峻地质挑战。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项目团队精心筹备、科学组织,对地质状况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勘探,运用先进的勘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掌握地下岩石结构、水文条件等关键信息,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多轮论证,制定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科学合理性的施工方案,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工期。

    四公司天津地铁Z2线04标跨高新一路连续梁浇筑完成

    本报天津讯(通讯员 宋邦华)3月28日,由四公司承建的天津地铁Z2线跨高新一路连续梁顺利浇筑完成。

    跨高新一路连续梁位于滨海新区创新大道与高新一路交汇处,该联连续梁全长150米(40米+70米+40米),东端与地铁高新一路车站相接,采用满堂简支架分两阶段现浇施工。

    由于连续梁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为确保该连续梁施工安全顺利,对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预压、钢筋制作、混凝土浇筑等各个环节,项目部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班前5分钟安全讲话和“一点三员”工作法(即在同一施工点配齐安全员、技术员和带班人员),确保安全质量有序可控。同时,每一道工序都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优化资源配置,细化施工任务,强化施工细节,排查各项安全隐患,切实做好现场人、机、物以及安全应急保障措施和预案,保证高空作业工人人身安全。春节复工复产以来,经项目部40余名员工连续奋战,于3月28日全部完成浇筑。

    新运公司哈铁二标项目部架设复工后首榀箱梁

    本报哈尔滨讯(通讯员 余昔霖 晚涛)4月2日,随着一片重达740吨的32米箱梁缓缓落在长岭镇415#-416#桥墩之间,新运公司哈铁二标项目部正式开启了今年的箱梁架设施工。

    为确保复工后首榀箱梁顺利架设,项目部面对极寒天气、有效施工周期短等不利条件,主动出击,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北方指挥部等单位的指导帮助下严密部署、科学组织;提前做好架桥机、搬运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与保养;做好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工作,确保按期架梁。

中铁二局重点工程纷纷兑现节点工期

字数: 3326 2025年 4月 12日 生产经营

    图为雄安新区启动区007地块商业区筏板浇筑现场 张可凡/摄

    图为拉萨旁多引水隧道 吴跃/摄

    图为哈铁制梁场 余昔霖/摄

    五公司拉萨旁多引水工程TBM月掘进突破620米

    本报拉萨讯(通讯员 吴跃 梁晨蕊)3月31日,中铁二局承建的拉萨市旁多引水工程拉林隧洞出口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TBM月掘进突破620米,继今年1月份掘进340米、2月份掘进405米以来,再创新高。

    拉萨市旁多引水工程是国内首次在海拔4000米采用双护盾TBM施工工艺和自建管片预制厂的引水工程,该工程的成功实施将积极推动双护盾TBM掘进施工方法在高海拔地区长大隧洞掘进施工的广泛运用。

    面对施工效率需要大幅提升的挑战,项目部从思想意识、现场施工组织、技术管理、设备维保等方面采取了系统性改进措施。项目部成立了技术、机电管理、现场组织为一体的TBM进度掘进专班,实行“日清日结”制度,每日晚上召开问题复盘会,建立“技术-机电-施工”三位一体责任矩阵。全方位下沉,系统优化掘进效能。项目管理人员蹲守洞内与掌子面,对设备运转、刀具磨损、连续皮带机出渣、掘进姿态控制、设备有效使用率、地质情况、管片拼装等细节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动态调整掘进参数,将TBM设备有效利用率提高到50.01%(国内平均利用率为45%),大大提高了掘进速度。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动态优化施工组织。针对洞内掌子面地质时软时硬的不稳定情况,项目部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监测,对TBM维保、测量换站、刀具更换、轨道接长、连续皮带机保养等具体工序进行动态调整,提高每日TBM有效掘进时间,保证掘进速度。

    电务公司东莞地铁1号线次滑段完成接触网热滑试验

    本报东莞讯(通讯员 刘耀生)3月30日,东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次滑段(松佛站至梅塘站)接触网热滑试验顺利完成。

    “热滑”是指列车受电弓在新建线路上首次带电“滑行”测试,通过往返运行,观测刚性接触网、分段绝缘器、汇流排终端以及道岔等处受电弓切入状态和弓网状态,检验供电系统的工程状态;检验通信、机电设备在使用中各项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验其他机电系统是否满足列车运行及各系统设备带电运行的状态,各项保护与运行方式配置是否合理,稳定性、可靠性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为各系统专业综合调试和空载试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此次实验成功,标志着地铁接触网及相关系统已达到列车开通运行要求。汇总有关数据显示,供电系统与其他系统联系、合作正常,特别是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良好,取流稳定,列车运行平稳,为后续综合联调及开通运营筑牢坚实基础。

    建筑公司昆明“城市更新+TOD”项目19号地块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

    本报昆明讯(通讯员 段容惠)近日,由中铁二局参建的中国中铁在昆明市首个以“TOD”模式合作运行的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昆明福德村“城市更新+TOD”项目19#地块地下室底板基础全部完成浇筑,标志着项目顺利完成距地面12.4米的超危大工程地下施工阶段,全面进入地面施工。

    “这里的房子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左右建成的,和周边这些现代化的高楼对比,各方面不光落后还影响市容,现在政府帮我们解决了老一辈人想解决但没解决的问题。”一位在项目部周边生活的居民感慨道。

    城市更新既是城中村“面子”的硬件改造,也是改善百姓心中“里子”的重要抓手。据项目技术团队负责人介绍,在施工过程中他们综合应用海绵城市技术、钢结构施工工艺、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融合大数据、智慧工地、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打造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据了解,该项目是云南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工程,也是昆明市“十四五”重点规划的民生工程项目之一,建成后将与周边其余地块项目共同为当地2600余户原住居民提供宽敞、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百姓的生活品质。

    广州公司东源县县道X155线改建工程开工

    本报广东东源讯(通讯员 何千澜 李鑫)4月2日,由广州公司承建的东源县县道X155线蓝口镇土陂至铁场埔段改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

    该项目是东源县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作为连接蓝口、叶潭、黄村、黄塘四镇的重要交通枢纽,对村镇居民出行、各区域交流互通起着重要作用。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县内区间贯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为东源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项目路线起点位于蓝口高速口与省道S230线交叉路口,终点与国道G236(省道S230)相交,全长9.425公里。自项目中标以来,项目部积极攻克开工前时间紧迫等前期协调难题,多措并举促进项目顺利开工。项目团队加大内外协调组织力度,积极开展同业主、地方政府等多方协调沟通工作,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因地制宜编制施工方案;积极完善责任矩阵清单,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具体到事、精准到人;通过倒排工期、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等方式,有力保障了工程安全质量和施工进度。

    雄安新区启动区007地商业区域筏板基础浇筑完成

    本报北京讯(通讯员 张可凡 王忠)3月19日,雄安公司承建的雄安新区启动区007地块标段三项目商业一、二区筏板基础完成混凝土浇筑。

    启动区XACR-2023-007地块标段三项目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西北片区,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0.8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63万平方米。

    自2024年11月15日开工以来,项目部克服图纸滞后、冬季施工、重污染天气二级响应、节假日长等不利因素影响,先后完成人员设备进场、临建布设、土方开挖、桩基施工、塔吊安装、防水及钢筋作业等工作。全面采用视频监控、自动喷淋、人脸识别等智慧工地系统;加强人员培训及“三级”教育,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强化过程安全质量管控;针对深基坑支护、CFG桩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以及重点施工部位,增加检验频次,运用轻型动力触探、无损检测等先进检测设备和技术,确保高标准落实“品质建造”要求和节点工期兑现。

    五公司G341辘白公路项目紫金山隧道顺利进洞

    本报甘肃靖远讯(通讯员 张敏 梁晨蕊)近日,五公司承建的G341辘白公路项目迎来关键节点——紫金山隧道正式进洞施工,为整个工程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紫金山隧道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全长888米,最大埋深86米。隧道穿越强~中风化千枚岩夹砂岩带,全段均为V级围岩,岩体破碎率达75%以上,自稳性极差。进出口段存在浅埋偏压现象,埋深不足30米,施工面临严峻地质挑战。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项目团队精心筹备、科学组织,对地质状况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勘探,运用先进的勘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掌握地下岩石结构、水文条件等关键信息,并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多轮论证,制定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科学合理性的施工方案,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工期。

    四公司天津地铁Z2线04标跨高新一路连续梁浇筑完成

    本报天津讯(通讯员 宋邦华)3月28日,由四公司承建的天津地铁Z2线跨高新一路连续梁顺利浇筑完成。

    跨高新一路连续梁位于滨海新区创新大道与高新一路交汇处,该联连续梁全长150米(40米+70米+40米),东端与地铁高新一路车站相接,采用满堂简支架分两阶段现浇施工。

    由于连续梁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为确保该连续梁施工安全顺利,对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预压、钢筋制作、混凝土浇筑等各个环节,项目部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班前5分钟安全讲话和“一点三员”工作法(即在同一施工点配齐安全员、技术员和带班人员),确保安全质量有序可控。同时,每一道工序都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优化资源配置,细化施工任务,强化施工细节,排查各项安全隐患,切实做好现场人、机、物以及安全应急保障措施和预案,保证高空作业工人人身安全。春节复工复产以来,经项目部40余名员工连续奋战,于3月28日全部完成浇筑。

    新运公司哈铁二标项目部架设复工后首榀箱梁

    本报哈尔滨讯(通讯员 余昔霖 晚涛)4月2日,随着一片重达740吨的32米箱梁缓缓落在长岭镇415#-416#桥墩之间,新运公司哈铁二标项目部正式开启了今年的箱梁架设施工。

    为确保复工后首榀箱梁顺利架设,项目部面对极寒天气、有效施工周期短等不利条件,主动出击,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北方指挥部等单位的指导帮助下严密部署、科学组织;提前做好架桥机、搬运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与保养;做好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工作,确保按期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