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
“父亲”和“警察”这两个称谓集于一人之身,象征着他对大义的忠诚及家人的无私奉献。我的父亲成为人民警察42年,虽然他已退休,但我对父亲的记忆总是沉重而绵密的。仿佛带着丝丝的冷意——那是他午夜归家时,风霜落在身上的味道。
父亲是1981年考上河南公安学校的,毕业后被组织分配到旌阳区孝感派出所。自出生就暂住外婆家的我很高兴,因为父亲分配到孝感派出所,就意味着我们父子终于可以在一起生活了。但由于派出所工作的特殊性,我见到父亲的时间还是很少。那时,仅有3岁的我天真地问母亲:“我以后是不是可以天天见着爸爸了?”母亲的回答我早已遗忘。当时,公安系统晚上八点开始会准时通过电台全局点名,每个派出所都会有一串数字编号——“620!到!”,这是我最喜欢听到的回答,“到”声中总会给人一种心安的力量。
派出所是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的地方,就是加班多,工作忙,顾不上家是常态。2012年,24岁的我时常代替父亲到乡下探望身体不好的婆婆爷爷,那一年76岁的爷爷突然病故,我的父亲因为工作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父亲每每提及此事,那神情语气都充满了愧疚。这么多年来,我们几
乎都找不到一张同父亲一起拍的全家照。而父亲常说:“人民警察为人民,人民警察人民爱!我们警察就得多作牺牲,一家不圆万家圆。”也许这就是忠孝难两全吧。我渐渐理解,父亲对于岗位的坚守,也是一种爱的表达,那也是他一生中能够给我的最有分量的爱。
2014年的那个夏天,父亲奉命前往江苏、广西等地抓捕犯罪分子,案情严重紧急,刻不容缓。他带领民警连续奋战20余天,放弃休息与假期,终于锁定了犯罪团伙的藏身之处,并确定50余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最终在地方公安的协助下将其一网打尽。当时,我和母亲都非常紧张,因为抓捕犯罪分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父亲却对我说:“你已经18岁了,要学着保护家人,我是人民警察,我要对辖区的群众负责。”其实,就是从那一刻起,我突然觉得身着藏蓝警服,头顶国徽的父亲已不再是我的偶像,而是一种信仰,看到他的样子就仿佛看到了忠诚和担当。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位优秀忠诚的共产党员,一方安定的守护者;这就是我的父亲,舍弃了小家的温暖陪伴,换来了更多家庭的安枕无忧;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位心怀人民,忠诚为人民服务的优秀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