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大担当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0年 12月 12日         版次:03     作者: ·本报通讯员 刘娅·

    凌晨时分,城市褪去白日的喧嚣回归到宁静。“轰隆轰隆”,仔细一听,在中铁二局一公司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9标项目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还在奏着交响曲,仿佛夜晚不曾降临。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畏酷暑、不惧寒冬,从白天到黑夜,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汗水和青春。

    风风火火的“雷哥”

    雷福华是项目施工管理员,他每天都起得很早,大家都还在洗漱,他却已经吃过早餐,笑嘻嘻地背着工具包朝工地走了。或许这也是雷厉风行的他被大家称为“雷哥”的原因。

    雷哥每天睡得也很晚,大半夜还能在微信群里听到他在沟通联系的声音。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是雷哥的常态,不管酷暑还是雨雪天气,他都时刻盯守在工地上,领导和同事提起他时都一致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不仅经验丰富,而且责任心强。他分管的区域总是让人一百个放心,不管是现场的安全管控,还是机械设备的指挥、工序的衔接,他都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雷哥还是现场出了名的“难缠”。当现场出现安全隐患时,他非盯着施工人员改正后才能继续施工;需要协调寻求帮助时,他可以把现场副经理的电话给“打爆”,一定达成目的使工期正常推进才肯罢休;领导安排布置任务,不管多困难他一定想方设法完成,并及时反馈给领导。

    上个月雷哥来请假,高兴极了。他说:“领导安排我去成都培训真是太好了,咱们3号线的建设标准高,我虽然干了20多年的施工管理,还是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早就想找个机会提升自己,这下可好了,我一定认真学,坚决不给咱二局丢人,搞好地铁建设。”临走前,这个爱学习的老同志还让我重新把《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安全质量管理要诀》给他打印成小册子——以前的册子纸张上的字迹在他的反复翻读中都已经模糊掉了色。

    不负韶华的“小囤”

    “小囤”全名囤恒炽,是项目部的材料员。记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小囤第一时间联系公司采购部门和周边药店,积极采购口罩、喷雾器、消毒液、温度计等物资,解决了项目疫情防控的燃眉之急,为人员返岗复工提供安全保障。大家都对他竖起大拇指:“真不愧是小囤!”他说:“我是项目团支部书记,要给咱年轻小伙做个榜样,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号召,为复工出力啊。”

    待职民工陆续返岗复工后,他成了会分身术的“孙悟空”。采集个人信息时,他拿着额温枪为返岗人员一个个检测体温,细致询问行动轨迹,填写疫情摸排表格;卫生消毒时,他是喷雾器操作小能手,将消毒液喷洒到项目部的每一个角落;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时,他发宣传册、贴海报、制作交底资料,发动团员青年献言献策;设置隔离间时,他变成了全能工人,拼床、铺被子、搬桌子,忙得大汗淋漓;食堂开饭时,他又化身为“外卖小哥”,将打包好的饭菜分送到各个工点,送完盒饭不忘逗趣——要求“亲们给五星好评”。每次送饭回来,他都随便吃几口打发一餐,像个永不停歇的陀螺,又急匆匆地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去了。

    铁面无私的“老张”

    都说咱工地上有一个“安全守门员”,这就是铁面无私的安全生产监督员张瑞一。他特别不怕得罪人,安全上尽心尽力,敢抓敢管,最常对作业人员说的一句话就是:安全无小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小的隐患也绝对不能放过。这不,中午饭还没吃完,他就与前来说情的班组负责人较劲起来,撂下话:“罚款单就是为了让违章人员吸取教训,谁来说情我都不会收回的,我要是再发现小王不系安全带就进行钢支撑安装,就别怪我不讲情面让他离开工地了,我们3号线建设可不欢迎不守规矩的人。”

    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春节的时候老张主动放弃了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每天巡视施工现场,消除各类隐患;平常特别关注新出台的安全政策,总是邀请工友们与自己一同学习,做到熟记于心,并运用到施工现场。在他的手机里面,还收集整理了好多事故案例,等工友休息的时候,就“卧底”进去,跟他们分享血淋淋的事故照片,提醒他们出门讨生活一定要平平安安回家,施工现场容不得“将就”“凑合”,搞好安全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细心周到的“吴妈”

    “刘姐你去附近商店比选几套保暖衣或防寒服吧,入冬了,晚上加班的管理人员肯定在施工现场觉得寒冷,宵夜给他们安排好,买些保暖装备好让他们专心‘打怪’,身上冷但心窝子要暖起来。”夏日的清凉、冬日的温暖,我们的娘家人“吴妈”可给我们操碎了心。

    “吴妈”真名吴锦云,其实是个29岁的小伙子。作为项目部工会主席兼办公室主任,在他的眼里,没有分内和分外工作,只要能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他总是难事累活抢着干,他常常自嘲:“虽然第一次当‘妈妈’,但是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温馨的家,才不负组织的信任。”

    3号线的建设要求很高,为了大家能尽快适应新的标准,他细心收集业主下发的规章制度、标准指南汇编成册,分发给项目领导及各部门,以便大家在工作中能有章可循;项目驻地是租赁的楼房,没有休闲活动的场所,他硬是在会议室前一块小空地规划出一个读书角,给大家腾出了一个聊天看书的放松之地;每逢节日前,都可以看见他在办公室“抠脑袋”,绞尽脑汁给大家玩出新花样——三八节的花束、线上生日会、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手写的生日贺卡,每一次都用心给大家准备“惊喜”。一个同事患了重病需要手术,家人都在外地,全靠他忙前忙后,贴心送饭、专程陪检,及时送去工会慰问金。手术完毕,同事要回家休养,他还亲自把他送回老家,并嘱咐同事有困难一定要跟他说,他来想办法帮忙解决。他总说:“施工现场的活我帮不了多少忙,但一定搞好后勤服务,让大家无后顾之忧。”

    还有把办公桌搬到施工现场的技术员“小赵”、经常挑灯夜战不断完善施工方案的“任部”、每天在施工现场熬更守夜的领工员“黄师”……就是这些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工作人员,他们不畏艰苦,敢于担当,齐心协力,为了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的建设而努力着,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就是早日建好地铁,给贵阳人民送去便利,扛好中铁二局“开路先锋”的旗帜。

  

小人物的大担当

字数: 2309 2020年 12月 12日 时政

    凌晨时分,城市褪去白日的喧嚣回归到宁静。“轰隆轰隆”,仔细一听,在中铁二局一公司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9标项目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还在奏着交响曲,仿佛夜晚不曾降临。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畏酷暑、不惧寒冬,从白天到黑夜,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汗水和青春。

    风风火火的“雷哥”

    雷福华是项目施工管理员,他每天都起得很早,大家都还在洗漱,他却已经吃过早餐,笑嘻嘻地背着工具包朝工地走了。或许这也是雷厉风行的他被大家称为“雷哥”的原因。

    雷哥每天睡得也很晚,大半夜还能在微信群里听到他在沟通联系的声音。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是雷哥的常态,不管酷暑还是雨雪天气,他都时刻盯守在工地上,领导和同事提起他时都一致竖起大拇指,夸赞他不仅经验丰富,而且责任心强。他分管的区域总是让人一百个放心,不管是现场的安全管控,还是机械设备的指挥、工序的衔接,他都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雷哥还是现场出了名的“难缠”。当现场出现安全隐患时,他非盯着施工人员改正后才能继续施工;需要协调寻求帮助时,他可以把现场副经理的电话给“打爆”,一定达成目的使工期正常推进才肯罢休;领导安排布置任务,不管多困难他一定想方设法完成,并及时反馈给领导。

    上个月雷哥来请假,高兴极了。他说:“领导安排我去成都培训真是太好了,咱们3号线的建设标准高,我虽然干了20多年的施工管理,还是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早就想找个机会提升自己,这下可好了,我一定认真学,坚决不给咱二局丢人,搞好地铁建设。”临走前,这个爱学习的老同志还让我重新把《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安全质量管理要诀》给他打印成小册子——以前的册子纸张上的字迹在他的反复翻读中都已经模糊掉了色。

    不负韶华的“小囤”

    “小囤”全名囤恒炽,是项目部的材料员。记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小囤第一时间联系公司采购部门和周边药店,积极采购口罩、喷雾器、消毒液、温度计等物资,解决了项目疫情防控的燃眉之急,为人员返岗复工提供安全保障。大家都对他竖起大拇指:“真不愧是小囤!”他说:“我是项目团支部书记,要给咱年轻小伙做个榜样,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号召,为复工出力啊。”

    待职民工陆续返岗复工后,他成了会分身术的“孙悟空”。采集个人信息时,他拿着额温枪为返岗人员一个个检测体温,细致询问行动轨迹,填写疫情摸排表格;卫生消毒时,他是喷雾器操作小能手,将消毒液喷洒到项目部的每一个角落;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时,他发宣传册、贴海报、制作交底资料,发动团员青年献言献策;设置隔离间时,他变成了全能工人,拼床、铺被子、搬桌子,忙得大汗淋漓;食堂开饭时,他又化身为“外卖小哥”,将打包好的饭菜分送到各个工点,送完盒饭不忘逗趣——要求“亲们给五星好评”。每次送饭回来,他都随便吃几口打发一餐,像个永不停歇的陀螺,又急匆匆地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去了。

    铁面无私的“老张”

    都说咱工地上有一个“安全守门员”,这就是铁面无私的安全生产监督员张瑞一。他特别不怕得罪人,安全上尽心尽力,敢抓敢管,最常对作业人员说的一句话就是:安全无小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小的隐患也绝对不能放过。这不,中午饭还没吃完,他就与前来说情的班组负责人较劲起来,撂下话:“罚款单就是为了让违章人员吸取教训,谁来说情我都不会收回的,我要是再发现小王不系安全带就进行钢支撑安装,就别怪我不讲情面让他离开工地了,我们3号线建设可不欢迎不守规矩的人。”

    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春节的时候老张主动放弃了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每天巡视施工现场,消除各类隐患;平常特别关注新出台的安全政策,总是邀请工友们与自己一同学习,做到熟记于心,并运用到施工现场。在他的手机里面,还收集整理了好多事故案例,等工友休息的时候,就“卧底”进去,跟他们分享血淋淋的事故照片,提醒他们出门讨生活一定要平平安安回家,施工现场容不得“将就”“凑合”,搞好安全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细心周到的“吴妈”

    “刘姐你去附近商店比选几套保暖衣或防寒服吧,入冬了,晚上加班的管理人员肯定在施工现场觉得寒冷,宵夜给他们安排好,买些保暖装备好让他们专心‘打怪’,身上冷但心窝子要暖起来。”夏日的清凉、冬日的温暖,我们的娘家人“吴妈”可给我们操碎了心。

    “吴妈”真名吴锦云,其实是个29岁的小伙子。作为项目部工会主席兼办公室主任,在他的眼里,没有分内和分外工作,只要能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他总是难事累活抢着干,他常常自嘲:“虽然第一次当‘妈妈’,但是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温馨的家,才不负组织的信任。”

    3号线的建设要求很高,为了大家能尽快适应新的标准,他细心收集业主下发的规章制度、标准指南汇编成册,分发给项目领导及各部门,以便大家在工作中能有章可循;项目驻地是租赁的楼房,没有休闲活动的场所,他硬是在会议室前一块小空地规划出一个读书角,给大家腾出了一个聊天看书的放松之地;每逢节日前,都可以看见他在办公室“抠脑袋”,绞尽脑汁给大家玩出新花样——三八节的花束、线上生日会、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手写的生日贺卡,每一次都用心给大家准备“惊喜”。一个同事患了重病需要手术,家人都在外地,全靠他忙前忙后,贴心送饭、专程陪检,及时送去工会慰问金。手术完毕,同事要回家休养,他还亲自把他送回老家,并嘱咐同事有困难一定要跟他说,他来想办法帮忙解决。他总说:“施工现场的活我帮不了多少忙,但一定搞好后勤服务,让大家无后顾之忧。”

    还有把办公桌搬到施工现场的技术员“小赵”、经常挑灯夜战不断完善施工方案的“任部”、每天在施工现场熬更守夜的领工员“黄师”……就是这些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工作人员,他们不畏艰苦,敢于担当,齐心协力,为了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的建设而努力着,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就是早日建好地铁,给贵阳人民送去便利,扛好中铁二局“开路先锋”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