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长作架“桥”人

——重走成昆线纪行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0年 9月 12日         版次:04     作者: □陈明云

    基础设施是连通党心与民心的桥梁。——题记

    2017年初,我在整理资料时偶然发现一本记录成昆铁路电气化改造的画册。由于时间的原因,其中部分照片已泛黄,但轨道拨接时的万众一心、架线敷缆中的协调配合、调试校线时的一丝不苟在高山峡谷的映衬下依旧熠熠生辉,令人心驰神往。

    怀着对老一辈铁路建设者的崇敬和对铁路沿线风俗的好奇,那年端午节假期,我约上一名好友踏上了重走成昆线的征程,计划从乌斯河走到金口河。

    第一天傍晚,我们到达乌斯河镇准备宿营,但在镇上绕了几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茫然间,一声长笛劈山而来,循声望去,火车正在大桥上飞驰,没过多久又一头钻进山里,“哐当哐当”的摩擦声在山肚子里变得沉闷起来,渐行渐远……

    我们随之来到大桥下,从施工便桥上跨过了大渡河。河对岸较为开阔,一簇簇稻苗整整齐齐立于田中,清风徐徐,蛙声阵阵。夜幕降临,我们迅速在河岸边一块新垦的土地上扎好帐篷,由于防潮垫太薄,躺在帐篷里一呼一吸似乎都是大地的声音。半夜,山河的震颤把我们摇醒,两声汽笛相继响起,才回过神来——火车来了。朝桥上望去,亮着灯的车窗仿佛一颗颗白色的烟花弹密集射向对岸,伴着山里的回声、桥下的涛声,如渡海作战一般。镇上斑斓的街灯倒映在河面,逐浪而行,欢呼雀跃,好一副热闹的景致。坐过许多次绿皮火车,走过许多座大桥,第一次发现夜里的车窗这么炫酷、河上的铁桥如此壮观。

    次日拂晓,我们拔寨离营,见铁桥上有摩托车穿行,便走了上去,原来铁桥的一边焊接了一米来宽的人行道。桥身锈迹斑斑,呈黑褐色,正中“大渡河”三字依旧清晰,桥下四根铁轨被磨得锃亮。没错了,成昆线正是由此进入大凉山腹地。

    沿着公路顺流而下,每走一段,都可以看到铁路从山里冒出一截。越往前,峡谷越窄,夹岸群山层层叠叠遮天蔽日,山上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往来穿行,碎石随机滚落,大的砸在公路上,小的溅到路边,我们边观察边前进。大渡河水能梯级开发已经多年,曾经湍急的河水处处有高峡平湖之感,公路也加固拓宽了许多,而在成昆线修建之初,我们所经过的地方,完全是山高谷深的不毛之地,行人犹不可能,施工又如何展开?

    午后,我们到达一线天桥。它既没有曼妙的身姿,也没有飞扬的神采,安然静卧两山之间。旁边公路上立着一块标识牌,上面写着“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并注明是汉源县唯一没有通公路的村庄——那就是我们的下一站。两个多小时后,我们顺利翻过悬崖,只见不远处聚落参差,鸡鸣犬吠,似有人声,古路村目标在望。

    云阔天清,青山如黛,一面国旗迎风招展,村委会到了。如网上所言,这里有个废旧的篮球场,可以宿营。天还早,见旁边老乡家的门开着,我们便打算把行李寄存下来再游玩,没想到一开口主人家就同意了。

    我们沿着村委会背后的小路继续上山,走了大半圈,傍晚回到老乡家准备取行李,这时下雨了。这家男主人姓张,连忙招呼我们进屋避雨,并与我们聊天。张叔大部分时间在外打工,农忙时回家,见识颇广。古路村大概有30多户人家,都是彝族,靠山吃山,以农牧业为生,长期以来与世隔绝。当知道我们是中铁二局的员工时,张叔当即表示请我们在家中住下,不要再搭帐篷。张叔说:“以前听老人说过,中铁二局当年是参加了成昆线建设的,关村坝车站是你们炸开的,我们的钢梯也是修路人帮忙焊起来的……”

    听张叔说完,我们才明白原委。原来,上世纪60年代成昆铁路修建前,村民上下山全靠几根树藤,十分危险,铁路修到一线天后,筑路人帮村里焊接了钢梯,结束了村民上下山时在悬崖上“荡秋千”的历史。直到十几年前悬崖上凿开骡马道前,这些钢梯供古路村村民出行近50年。

    当晚,张叔一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地道的烟熏腊肉、清脆的野菜、入口即化的老豆皮……没有珍馐之贵,却含至诚之情。异域山村,他乡故乡,因为我们是客,更因为我们是架桥铺路人。

    饭后,附近几位老乡听说来了客人,也到张叔家来和我们聊天。从交通到教育、从经济来源到医疗服务,甚至还有在山上打猎的故事,老乡们都聊得兴致盎然:乌斯河站改后扩容,山里的核桃、花椒运出去更方便;骡马道修通后,“关村坝—一线天—古路村”三点一线成为大渡河旅游中心区,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古路村小学、乌斯河路地共建小学为山区培养了一批批学子;一线天索道即将开通……

    年近九旬的阿婆身体很硬朗,张叔说她每晚都要喝上二两三七酒,见我们聊得开心,老人家一定要请我们喝一杯。端起酒杯,阿婆说:“这些年路通了,电也通了,共产党的政策好啊,对老百姓越来越好。”说完连续抿了几口。望着空空的酒杯,我明白了这酒里的深情厚谊。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下山了。细雨朦胧,云海翻腾,群山巍峨,莽莽苍苍,古路村渐行渐远。回首,村头的挖掘机正为村里的第一条公路叩石垦壤,顺着挖掘机的大臂看过去,村委会的国旗凝结成了一个红点。

    当天中午,我们到达关村坝。参观完车站后,来到铁道兵博物馆,馆中陈设着成昆、枝柳、鹰厦等数十条重要铁路干线的大量档案,黑白照片再一次把我们带回半个世纪前。每一尊铜像、每一页资料、每一段批语的背后,似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记得前一天经过黑区沟隧道时,在黑区一号、二号隧道中间,一根石墩独立河中撑起大桥,50年来,“天下第一柱”巍然挺立,稳稳当当,这些都是上世纪60年代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先辈们历尽艰难的杰作。一寸枕木一寸血,十万铁军十万山,老一辈二局人就像一线天石桥那般朴实自然、坚毅可靠,用自己的生命和信念沟通两岸,不避霜雪。

    70年来,中铁二局参建了300多条铁路、200多条高速公路,还有一大批水利水电、港口码头、机场等造福于民的基础设施,有多少像古路村一样的村庄因之受益,不可胜数,有多少像阿婆一样感念党恩的人,亦不可胜数。这千千万万的工程,是连通党心和民心的桥梁,而建设者便是架桥人。我能成为其中一员,何其有幸。

不辞长作架“桥”人

——重走成昆线纪行

字数: 2281 2020年 9月 12日 文化长廊

    基础设施是连通党心与民心的桥梁。——题记

    2017年初,我在整理资料时偶然发现一本记录成昆铁路电气化改造的画册。由于时间的原因,其中部分照片已泛黄,但轨道拨接时的万众一心、架线敷缆中的协调配合、调试校线时的一丝不苟在高山峡谷的映衬下依旧熠熠生辉,令人心驰神往。

    怀着对老一辈铁路建设者的崇敬和对铁路沿线风俗的好奇,那年端午节假期,我约上一名好友踏上了重走成昆线的征程,计划从乌斯河走到金口河。

    第一天傍晚,我们到达乌斯河镇准备宿营,但在镇上绕了几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茫然间,一声长笛劈山而来,循声望去,火车正在大桥上飞驰,没过多久又一头钻进山里,“哐当哐当”的摩擦声在山肚子里变得沉闷起来,渐行渐远……

    我们随之来到大桥下,从施工便桥上跨过了大渡河。河对岸较为开阔,一簇簇稻苗整整齐齐立于田中,清风徐徐,蛙声阵阵。夜幕降临,我们迅速在河岸边一块新垦的土地上扎好帐篷,由于防潮垫太薄,躺在帐篷里一呼一吸似乎都是大地的声音。半夜,山河的震颤把我们摇醒,两声汽笛相继响起,才回过神来——火车来了。朝桥上望去,亮着灯的车窗仿佛一颗颗白色的烟花弹密集射向对岸,伴着山里的回声、桥下的涛声,如渡海作战一般。镇上斑斓的街灯倒映在河面,逐浪而行,欢呼雀跃,好一副热闹的景致。坐过许多次绿皮火车,走过许多座大桥,第一次发现夜里的车窗这么炫酷、河上的铁桥如此壮观。

    次日拂晓,我们拔寨离营,见铁桥上有摩托车穿行,便走了上去,原来铁桥的一边焊接了一米来宽的人行道。桥身锈迹斑斑,呈黑褐色,正中“大渡河”三字依旧清晰,桥下四根铁轨被磨得锃亮。没错了,成昆线正是由此进入大凉山腹地。

    沿着公路顺流而下,每走一段,都可以看到铁路从山里冒出一截。越往前,峡谷越窄,夹岸群山层层叠叠遮天蔽日,山上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往来穿行,碎石随机滚落,大的砸在公路上,小的溅到路边,我们边观察边前进。大渡河水能梯级开发已经多年,曾经湍急的河水处处有高峡平湖之感,公路也加固拓宽了许多,而在成昆线修建之初,我们所经过的地方,完全是山高谷深的不毛之地,行人犹不可能,施工又如何展开?

    午后,我们到达一线天桥。它既没有曼妙的身姿,也没有飞扬的神采,安然静卧两山之间。旁边公路上立着一块标识牌,上面写着“雅安市汉源县古路村”,并注明是汉源县唯一没有通公路的村庄——那就是我们的下一站。两个多小时后,我们顺利翻过悬崖,只见不远处聚落参差,鸡鸣犬吠,似有人声,古路村目标在望。

    云阔天清,青山如黛,一面国旗迎风招展,村委会到了。如网上所言,这里有个废旧的篮球场,可以宿营。天还早,见旁边老乡家的门开着,我们便打算把行李寄存下来再游玩,没想到一开口主人家就同意了。

    我们沿着村委会背后的小路继续上山,走了大半圈,傍晚回到老乡家准备取行李,这时下雨了。这家男主人姓张,连忙招呼我们进屋避雨,并与我们聊天。张叔大部分时间在外打工,农忙时回家,见识颇广。古路村大概有30多户人家,都是彝族,靠山吃山,以农牧业为生,长期以来与世隔绝。当知道我们是中铁二局的员工时,张叔当即表示请我们在家中住下,不要再搭帐篷。张叔说:“以前听老人说过,中铁二局当年是参加了成昆线建设的,关村坝车站是你们炸开的,我们的钢梯也是修路人帮忙焊起来的……”

    听张叔说完,我们才明白原委。原来,上世纪60年代成昆铁路修建前,村民上下山全靠几根树藤,十分危险,铁路修到一线天后,筑路人帮村里焊接了钢梯,结束了村民上下山时在悬崖上“荡秋千”的历史。直到十几年前悬崖上凿开骡马道前,这些钢梯供古路村村民出行近50年。

    当晚,张叔一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招待我们,地道的烟熏腊肉、清脆的野菜、入口即化的老豆皮……没有珍馐之贵,却含至诚之情。异域山村,他乡故乡,因为我们是客,更因为我们是架桥铺路人。

    饭后,附近几位老乡听说来了客人,也到张叔家来和我们聊天。从交通到教育、从经济来源到医疗服务,甚至还有在山上打猎的故事,老乡们都聊得兴致盎然:乌斯河站改后扩容,山里的核桃、花椒运出去更方便;骡马道修通后,“关村坝—一线天—古路村”三点一线成为大渡河旅游中心区,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古路村小学、乌斯河路地共建小学为山区培养了一批批学子;一线天索道即将开通……

    年近九旬的阿婆身体很硬朗,张叔说她每晚都要喝上二两三七酒,见我们聊得开心,老人家一定要请我们喝一杯。端起酒杯,阿婆说:“这些年路通了,电也通了,共产党的政策好啊,对老百姓越来越好。”说完连续抿了几口。望着空空的酒杯,我明白了这酒里的深情厚谊。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下山了。细雨朦胧,云海翻腾,群山巍峨,莽莽苍苍,古路村渐行渐远。回首,村头的挖掘机正为村里的第一条公路叩石垦壤,顺着挖掘机的大臂看过去,村委会的国旗凝结成了一个红点。

    当天中午,我们到达关村坝。参观完车站后,来到铁道兵博物馆,馆中陈设着成昆、枝柳、鹰厦等数十条重要铁路干线的大量档案,黑白照片再一次把我们带回半个世纪前。每一尊铜像、每一页资料、每一段批语的背后,似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记得前一天经过黑区沟隧道时,在黑区一号、二号隧道中间,一根石墩独立河中撑起大桥,50年来,“天下第一柱”巍然挺立,稳稳当当,这些都是上世纪60年代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先辈们历尽艰难的杰作。一寸枕木一寸血,十万铁军十万山,老一辈二局人就像一线天石桥那般朴实自然、坚毅可靠,用自己的生命和信念沟通两岸,不避霜雪。

    70年来,中铁二局参建了300多条铁路、200多条高速公路,还有一大批水利水电、港口码头、机场等造福于民的基础设施,有多少像古路村一样的村庄因之受益,不可胜数,有多少像阿婆一样感念党恩的人,亦不可胜数。这千千万万的工程,是连通党心和民心的桥梁,而建设者便是架桥人。我能成为其中一员,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