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中的“说得着”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0年 7月 25日         版次:04     作者: ·苏 稆·

    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讲的是人与人之间关于孤独和寻找的故事。主人公吴摩西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牛爱国均经历了妻子的不忠、出门假找而变成真找,一个找的是养女巧玲,一个找的是一句话。其实,他们找的都是自己生命中属于“说得着”的那部分内容,而书名隐喻了一个意思,我以为是一句可以抵得上一万句,反过来,一万句也不见得能顶上一句。

    小说写的是中国千百年来普通民众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际交往状态,以“谈得来谈不来”作为交友、恋爱、结婚的标准,或者,把“找一个说得着”的人作为人活着的目标。小说用乡村底层人物的人生与命运轨迹,传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人人内心都存在一个最深刻的“孤独感”——这种“孤独”,用河南延津地方一带的方言来说,就是“说不着”。

    故事从杨百顺做豆腐的爹开始,说到他的“朋友”赶大车的老马,接着是铁匠老李,之后是不再做豆腐的儿子杨百顺、杀猪的杨百顺,改名为杨摩西的杨百顺,最后成了吴摩西的杨百顺。一个人接着一个人、一件事接着一件事……这些家长里短的恩恩怨怨,总是被打断、被误解,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是开始的一段新的故事,又被下一件事、下一句话莫明其妙的改变了。在杨百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们的行动是如何被孤独所支配,努力去寻找“说的着”的人,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又是如何把世界逐步,甚至完全改变。最终,杨百顺变成另一个人,从杨百顺变成了吴摩西,还有最终的“罗长礼”,消失在了某个他自己也无法预知的地方。

    我们时常茫然四顾,找不到一个能说话的人。“不敢说,不好说,说了也不明白”,成为人与人顺畅交流的桎梏。现实利益的羁绊,成了不敢说的理由;礼仪道德的约束,成了不好说的理由;认识水平的高下,成了不想说的理由;人心隔肚皮的猜忌,成了不能说的理由。所以,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就教育不要做咕呱乱叫个性张扬的人,孔老夫子也谆谆教导我们“敏于事而讷于言”,要“三思而后行”。

    什么是孤独?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寻找另一个人,一句话寻找另一句话,这才是孤独。小说中,作者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解决“孤独”这个问题的肯定答案,却用否定的形式告诉了我们哪些方法的不可行。首先,是对家庭伦理的否定,例如杨家父子反仇、兄弟阋墙,告诉我们想通过家庭伦理来减少孤独感是不可能的;其次,是对宗教的否定,小说中的老詹虽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传教者,但倘若以宗教为治疗孤独的良药却是荒谬的,外国的宗教很难在中国发展,作者否定了神的作用;最后,作者也否定了友情,看似朋友是排忧解难的最佳人选,而20多年的交情却也会因为一件小事、一句话变得形同陌路、变得苦大仇深,所以,作者否定了友情。整部书中,作者没有让孤独的人重返精神之乡,也没有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大概是作者想让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义无反顾,追寻着那个“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儿,从不停息,无休无止。

寻找生命中的“说得着”

字数: 1137 2020年 7月 25日 文化长廊

    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讲的是人与人之间关于孤独和寻找的故事。主人公吴摩西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牛爱国均经历了妻子的不忠、出门假找而变成真找,一个找的是养女巧玲,一个找的是一句话。其实,他们找的都是自己生命中属于“说得着”的那部分内容,而书名隐喻了一个意思,我以为是一句可以抵得上一万句,反过来,一万句也不见得能顶上一句。

    小说写的是中国千百年来普通民众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际交往状态,以“谈得来谈不来”作为交友、恋爱、结婚的标准,或者,把“找一个说得着”的人作为人活着的目标。小说用乡村底层人物的人生与命运轨迹,传达了这样一个主题:人人内心都存在一个最深刻的“孤独感”——这种“孤独”,用河南延津地方一带的方言来说,就是“说不着”。

    故事从杨百顺做豆腐的爹开始,说到他的“朋友”赶大车的老马,接着是铁匠老李,之后是不再做豆腐的儿子杨百顺、杀猪的杨百顺,改名为杨摩西的杨百顺,最后成了吴摩西的杨百顺。一个人接着一个人、一件事接着一件事……这些家长里短的恩恩怨怨,总是被打断、被误解,从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是开始的一段新的故事,又被下一件事、下一句话莫明其妙的改变了。在杨百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们的行动是如何被孤独所支配,努力去寻找“说的着”的人,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又是如何把世界逐步,甚至完全改变。最终,杨百顺变成另一个人,从杨百顺变成了吴摩西,还有最终的“罗长礼”,消失在了某个他自己也无法预知的地方。

    我们时常茫然四顾,找不到一个能说话的人。“不敢说,不好说,说了也不明白”,成为人与人顺畅交流的桎梏。现实利益的羁绊,成了不敢说的理由;礼仪道德的约束,成了不好说的理由;认识水平的高下,成了不想说的理由;人心隔肚皮的猜忌,成了不能说的理由。所以,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就教育不要做咕呱乱叫个性张扬的人,孔老夫子也谆谆教导我们“敏于事而讷于言”,要“三思而后行”。

    什么是孤独?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寻找另一个人,一句话寻找另一句话,这才是孤独。小说中,作者没有告诉我们如何解决“孤独”这个问题的肯定答案,却用否定的形式告诉了我们哪些方法的不可行。首先,是对家庭伦理的否定,例如杨家父子反仇、兄弟阋墙,告诉我们想通过家庭伦理来减少孤独感是不可能的;其次,是对宗教的否定,小说中的老詹虽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传教者,但倘若以宗教为治疗孤独的良药却是荒谬的,外国的宗教很难在中国发展,作者否定了神的作用;最后,作者也否定了友情,看似朋友是排忧解难的最佳人选,而20多年的交情却也会因为一件小事、一句话变得形同陌路、变得苦大仇深,所以,作者否定了友情。整部书中,作者没有让孤独的人重返精神之乡,也没有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大概是作者想让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义无反顾,追寻着那个“一句顶一万句”的身影儿,从不停息,无休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