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救援故事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0年 7月 25日         版次:04     作者: ·李和君·

    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我们在一处倒塌的楼房前开始挖掘。挖掘前,我们用生命探测仪对坍塌部位进行了整体扫描,确认坍体下有生命体征。两小时的紧张挖掘,队员们的体力已经透支。鲁甸的气候温差很大,晚上是冬天,白天是夏天,汗水将队员们的衣服湿了一遍又一遍,实在支撑不住了,换武警接着挖。临近中午的时候,又渴又累的队员们终于把人挖出来了,遗憾的是,坍体下祖孙两人已经没了呼吸。队员们肃立默哀,怆然泪下。

    带队的老乡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几根黄瓜,是那种发育不良的弯弯黄瓜。我和总工程师刘卫华分吃一条,在掰的时候,黄瓜断成了一头大一头小,刘卫华差不多和我一样胖,平时喝水吃东西都比我厉害,但他毫不犹豫地把大的那一头给了我。我推辞了半天接受了,感觉那是我一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黄瓜。后来,每每提及此事,他都开玩笑说:不要忘了我们还有半根黄瓜的友谊哈。在饥渴面前,半根黄瓜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我永志不忘。

    11时25分,经过与当地老乡沟通,确定了多处有村民被掩埋。面对这种情况,队长文舟、党委副书记李影平和总工程师刘卫华经过商议,决定把救援队分成多组进行救援。其中一组搜救被困人员5名(后发现均已遇难身亡),另一组负责参与运送遇难者遗体,同时帮助一些困难灾民在废墟中清理生活用品和衣物。下午2时左右,救援队得知在一栋倒塌的建筑下面有一位88岁女性老人被掩埋,队员们立即使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结果显示:生命体征在几米以下混凝土楼板覆盖的废墟中。

    初步确定大体位置后,李影平和其他队员经过仔细喊话、实地查看及对房屋主人的询问以后,确定老人被埋在距离屋顶中心较近的废墟中。该村由于道路塌方、交通中断,大型机械设备更本无法在短时间进入对水泥顶板实施吊移,从距离最近的顶板边缘以导洞方式掘进也需要很长时间且非常不安全。李影平在和其他队员商议以后,决定用我们携带的电动剪割钳从距离老人最近的水泥顶板边缘剪开一个缺口,并把缺口不断扩大,一直延长到老人被困的正上方,最后一层一层地拨开老人上面的覆盖物进行减压施救。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救援时间,而且能够保证救援人员安全施救。

    救援方案制订后,救援队开始用扛上山的电动液压剪割钳、手动钢筋剪割钳等专业救援工具,从垮塌房顶的一侧剪开钢筋水泥板。两小时过去了,终于在17时成功开辟出一个长约2米、宽0.8米的救援缝隙。但当水泥缝隙被打开以后,出现在救援队面前的是厚厚的覆土和另外一层楼的水泥顶板,原来地震之前老人住在房子的一楼,房屋倒塌将她掩埋在了一楼顶板下,刚刚剪割开来的是二楼的顶板部分。面对这种情况,救援方案再次经过仔细推敲,最后李影平提出用电动切割锯把老人附近的顶板切割开,然后让一名救援人员下到老人身边,利用救援绳绑住老人身体实施救援,这个方案很快得到在场救援人员的肯定并具体实施。18时41分,88岁高龄、已被掩埋超过50个小时的熊正芬老大娘从近3米厚的废墟里抬了出来。

    老人被救出来后,发生了了一个小插曲,给本来庄重的救援增添了几分喜感。得知老人获救后,她的儿子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断地向我们表示感谢。当时天色已晚,面色干瘦发黄、身子显得虚弱的老人看到儿子和我们不停地说着什么,刚从废墟里被抬出来的她还不知道自己被埋了那么久,站起身来一个巴掌扇在儿子脸上,说那么晚了还不回家做饭,还在这里扯闲!这一巴掌把儿子打蒙了,却把我们的队员打笑了。

    救熊正芬老人的事我是听说的,因为当时我在另外一个组,与队长文舟一块儿。我们小组刚出发不久,一位妇女匆匆跑到队伍前面,几乎是半跪着拉住文舟的手说:“你们帮帮我吧,我刨不出来啊!”从她断断续续的讲述中,知道她仅一岁多的女儿被埋在废墟下面。我们一路奔跑来到她说的埋人地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的挖掘,却没找到女婴,后来,我们根据经验再次挖掘,又过了近一个小时,女婴找到了,但已经没了生命体征。队员穆树元为此一直深感自责,他说:“如果我们快一点,哪怕是再快一点点呢,也许结果就不会是那样了。”

    21时,我们开始返程,摸黑走了十多公里山路,回到了临时驻地龙山乡中学。考虑到余震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我们决定晚上不再住学生宿舍。天上还在下着小雨,地上积水有一公分深浅,在中学的操场里,我们捡来一些砖块,在砖块上铺了一层彩条布,就这样躺在上面,听着身子下面汩汩的流水声,脸不洗,鞋不脱,一觉睡到天明。

    由于后勤物资被堵在路上进不来,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到处去蹭饭,顿顿都是辣椒面拌着盐下白饭,但大家却吃得很香,从来没想到白干饭拌辣椒也能吃出大肉的味道。吃得不好无所谓,没有烟的日子实在难熬。灾区内买不到烟,我就像掉了魂一样,烟瘾一犯,哈欠连天。第二天晚上,发现这个问题的工程部长王浩召集队员开会,议题只有一个:谁有烟,通通上交。不明就里的队员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个决定。王浩把收集来的烟全部给了我,就这样,靠这些零星的补给,我勉强支撑到了救援结束。

    第三天,得知我们住宿窘境的云南省安监局帮我们协调了四顶帐篷。晚上,我们终于不用淋雨了,但相对封闭的空间,放大了汗味脚臭味,大家挤在一起,队员的脚多数时候离我的鼻子只有两公分。管他呢,瞌睡来了一样睡得死死的。

    8月7日,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去,救援队留下一部分人,开始由救援转为为灾区服务。

    8月8日,我随首批撤出的队员20多人返回昆明。五天五夜,在灾区内往返近200公里,我们用腿走出了一次不一样的传奇。在嵩明服务区,我请队员们吃饭,一共点了28个菜,每个菜从上桌到光盘不超过1分钟,餐馆老板说自己开了20多年的餐馆,第一次看到有客人把菜吃得这么干净,后来听说我们刚从救援现场回来,老板感动之余把我们的消费打了6折。

    鲁甸救援,国家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成功地在萝卜地救出被埋生还者1人,搜救挖掘遇难者遗体7具,转移遇难者遗体12具,转移受灾群众200多人,医疗救助32人,帮助受灾群众搜寻钱财物资共计15万多元,牲畜7头。央视、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对此作了专门报道。事迹虽然算不上可歌可泣,但过程的艰苦确实值得回味。在感叹生命无常的同时,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因为救援,增加了我自己生命的厚度,也为自己曾经在这个英雄的集体工作、战斗过感到深深的自豪。     (下)

  

我的救援故事

字数: 2450 2020年 7月 25日 文化长廊

    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我们在一处倒塌的楼房前开始挖掘。挖掘前,我们用生命探测仪对坍塌部位进行了整体扫描,确认坍体下有生命体征。两小时的紧张挖掘,队员们的体力已经透支。鲁甸的气候温差很大,晚上是冬天,白天是夏天,汗水将队员们的衣服湿了一遍又一遍,实在支撑不住了,换武警接着挖。临近中午的时候,又渴又累的队员们终于把人挖出来了,遗憾的是,坍体下祖孙两人已经没了呼吸。队员们肃立默哀,怆然泪下。

    带队的老乡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几根黄瓜,是那种发育不良的弯弯黄瓜。我和总工程师刘卫华分吃一条,在掰的时候,黄瓜断成了一头大一头小,刘卫华差不多和我一样胖,平时喝水吃东西都比我厉害,但他毫不犹豫地把大的那一头给了我。我推辞了半天接受了,感觉那是我一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黄瓜。后来,每每提及此事,他都开玩笑说:不要忘了我们还有半根黄瓜的友谊哈。在饥渴面前,半根黄瓜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我永志不忘。

    11时25分,经过与当地老乡沟通,确定了多处有村民被掩埋。面对这种情况,队长文舟、党委副书记李影平和总工程师刘卫华经过商议,决定把救援队分成多组进行救援。其中一组搜救被困人员5名(后发现均已遇难身亡),另一组负责参与运送遇难者遗体,同时帮助一些困难灾民在废墟中清理生活用品和衣物。下午2时左右,救援队得知在一栋倒塌的建筑下面有一位88岁女性老人被掩埋,队员们立即使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结果显示:生命体征在几米以下混凝土楼板覆盖的废墟中。

    初步确定大体位置后,李影平和其他队员经过仔细喊话、实地查看及对房屋主人的询问以后,确定老人被埋在距离屋顶中心较近的废墟中。该村由于道路塌方、交通中断,大型机械设备更本无法在短时间进入对水泥顶板实施吊移,从距离最近的顶板边缘以导洞方式掘进也需要很长时间且非常不安全。李影平在和其他队员商议以后,决定用我们携带的电动剪割钳从距离老人最近的水泥顶板边缘剪开一个缺口,并把缺口不断扩大,一直延长到老人被困的正上方,最后一层一层地拨开老人上面的覆盖物进行减压施救。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救援时间,而且能够保证救援人员安全施救。

    救援方案制订后,救援队开始用扛上山的电动液压剪割钳、手动钢筋剪割钳等专业救援工具,从垮塌房顶的一侧剪开钢筋水泥板。两小时过去了,终于在17时成功开辟出一个长约2米、宽0.8米的救援缝隙。但当水泥缝隙被打开以后,出现在救援队面前的是厚厚的覆土和另外一层楼的水泥顶板,原来地震之前老人住在房子的一楼,房屋倒塌将她掩埋在了一楼顶板下,刚刚剪割开来的是二楼的顶板部分。面对这种情况,救援方案再次经过仔细推敲,最后李影平提出用电动切割锯把老人附近的顶板切割开,然后让一名救援人员下到老人身边,利用救援绳绑住老人身体实施救援,这个方案很快得到在场救援人员的肯定并具体实施。18时41分,88岁高龄、已被掩埋超过50个小时的熊正芬老大娘从近3米厚的废墟里抬了出来。

    老人被救出来后,发生了了一个小插曲,给本来庄重的救援增添了几分喜感。得知老人获救后,她的儿子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断地向我们表示感谢。当时天色已晚,面色干瘦发黄、身子显得虚弱的老人看到儿子和我们不停地说着什么,刚从废墟里被抬出来的她还不知道自己被埋了那么久,站起身来一个巴掌扇在儿子脸上,说那么晚了还不回家做饭,还在这里扯闲!这一巴掌把儿子打蒙了,却把我们的队员打笑了。

    救熊正芬老人的事我是听说的,因为当时我在另外一个组,与队长文舟一块儿。我们小组刚出发不久,一位妇女匆匆跑到队伍前面,几乎是半跪着拉住文舟的手说:“你们帮帮我吧,我刨不出来啊!”从她断断续续的讲述中,知道她仅一岁多的女儿被埋在废墟下面。我们一路奔跑来到她说的埋人地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的挖掘,却没找到女婴,后来,我们根据经验再次挖掘,又过了近一个小时,女婴找到了,但已经没了生命体征。队员穆树元为此一直深感自责,他说:“如果我们快一点,哪怕是再快一点点呢,也许结果就不会是那样了。”

    21时,我们开始返程,摸黑走了十多公里山路,回到了临时驻地龙山乡中学。考虑到余震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我们决定晚上不再住学生宿舍。天上还在下着小雨,地上积水有一公分深浅,在中学的操场里,我们捡来一些砖块,在砖块上铺了一层彩条布,就这样躺在上面,听着身子下面汩汩的流水声,脸不洗,鞋不脱,一觉睡到天明。

    由于后勤物资被堵在路上进不来,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到处去蹭饭,顿顿都是辣椒面拌着盐下白饭,但大家却吃得很香,从来没想到白干饭拌辣椒也能吃出大肉的味道。吃得不好无所谓,没有烟的日子实在难熬。灾区内买不到烟,我就像掉了魂一样,烟瘾一犯,哈欠连天。第二天晚上,发现这个问题的工程部长王浩召集队员开会,议题只有一个:谁有烟,通通上交。不明就里的队员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个决定。王浩把收集来的烟全部给了我,就这样,靠这些零星的补给,我勉强支撑到了救援结束。

    第三天,得知我们住宿窘境的云南省安监局帮我们协调了四顶帐篷。晚上,我们终于不用淋雨了,但相对封闭的空间,放大了汗味脚臭味,大家挤在一起,队员的脚多数时候离我的鼻子只有两公分。管他呢,瞌睡来了一样睡得死死的。

    8月7日,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去,救援队留下一部分人,开始由救援转为为灾区服务。

    8月8日,我随首批撤出的队员20多人返回昆明。五天五夜,在灾区内往返近200公里,我们用腿走出了一次不一样的传奇。在嵩明服务区,我请队员们吃饭,一共点了28个菜,每个菜从上桌到光盘不超过1分钟,餐馆老板说自己开了20多年的餐馆,第一次看到有客人把菜吃得这么干净,后来听说我们刚从救援现场回来,老板感动之余把我们的消费打了6折。

    鲁甸救援,国家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成功地在萝卜地救出被埋生还者1人,搜救挖掘遇难者遗体7具,转移遇难者遗体12具,转移受灾群众200多人,医疗救助32人,帮助受灾群众搜寻钱财物资共计15万多元,牲畜7头。央视、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对此作了专门报道。事迹虽然算不上可歌可泣,但过程的艰苦确实值得回味。在感叹生命无常的同时,让我更加热爱生活。因为救援,增加了我自己生命的厚度,也为自己曾经在这个英雄的集体工作、战斗过感到深深的自豪。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