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铁道建设报》的悠悠情怀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0年 7月 25日         版次:04     作者: ·宋邦华·

    7月1日,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机关报《铁道建设报》创刊70周年。我与《铁道建设报》的悠悠情怀,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80年代中后期,铁道部开始向所属工程局提出“打破大锅饭,丢掉铁饭碗,勇敢闯市场,竞争谋发展”的改革要求。铁二局步入市场找米下锅的时代,相继中标了二滩水电站、成渝高等级公路、深圳雅园立交桥等一大批路外工程。当时我所在四处三队就在成渝高等级公路项目缙云山隧道东口施工,也就是那时,我认识了《铁道建设报》。

    1990年5月,四处中标全长5000多米、全线第二长大隧道的成(都)渝(重庆)高等级公路缙云山隧道项目。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地打好这一仗,四处挑选了当时全处综合实力最强的三队、八承担施工任务。这两个工程队都是完成了福建外福铁路改建工程后调转缙云山的。出口端施工的三队在施工队部住地期间遇到了一场特大暴雨,由于排洪设施尚未建成,暴雨夹杂着泥土沿山坳而下,把尚在施工中的几栋工棚全部推倒,还威胁着堆放水泥、河沙、木材、油毛毡等各类建材物资的库房。在这紧急关头,200多名职工冒着倾盆大雨,挖沟、排洪、疏通河道、搬运水泥、抢运河沙,就连炊事班的同志也冲到了抗洪抢险一线。那种抗洪抢险的精神与情景深深地震撼了我。

    事后,队领队要我写一篇新闻稿件报道一下这帮筑路人。写稿件,如何写?我拿着纸和笔苦思也不知从何下手。就在这时,我倏地想起了此前我看到过一张《铁道建设报》。那张报纸上有一篇标题为《纠纠汉子李湾湾》的人物通讯。受那篇人物通讯的启发,当天晚上,我就以《铁道建设报》为导师,用床铺当写字台,学着写了一篇《抗洪抢险,人定胜天》的消息。稿子不长,约600字,翌日便抽中午休息时间踏着3公里的泥泞小路到最近的重庆市走马乡邮政所把稿件寄了出去。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这篇稿子在《铁道建设报》刊登了。工友们看了非常高兴,要我以后多写点儿队上的事情。

    后来,我参加了指挥部举办的新闻通讯员培训班。《铁道建设报》社记者张必容老师现场讲授消息、通讯的写作技巧。通过培训,我对新闻稿件的采写要领和稿件格式有了初步了解。记得张必容老师在新闻通讯员培训班上强调的一个观点:新闻通讯员不能把新闻报道当作业余写作来对待,必须作为党的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稿件后要请党委书记审核后再邮寄给报社编辑部,这样会提高稿件质量和刊登率。指挥部党委非常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成立了指挥部新闻报道小组。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我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进步。一年后,我被调到四处党委宣传科工作。之后,又参加了几次新闻通讯员培训班的学习,写作水平和技巧有了更进一步提升。

    1991年下半年,按照铁二局关于“打破大锅

    饭,丢掉铁饭碗”的改革要求,局选择在缙云山隧道施工的四处三队作为改革试点单位。三队主动配合局试点工作,抽调20人组成了隧道混凝土作业工班,进行包死基数、独立核算,实行干多得多、干少得少,自主分配。承包第一个月下来,工人工资就比“大锅饭”时高出约30%。过去上班,工班长要一个一个吩咐的现象一下子变成了自觉,工人提前10分钟全部到岗……接下来几个月,工人工资从过去的几百元增长到1000多元,工班工人的工资最多的一个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长了3倍多达到2000多元,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了不得的收入。一下子,三队炸开了锅!人人要求实行承包制。我抓住这件事采写了一篇《打破铁饭碗、碗里饭更多》的通讯,刊登在了《铁道建设报》头版头条。这篇报道,在全局引起极大反响。

    1993年,一次,我到重庆指挥部去出差,听说八队材料管理员王天明在物资管理上非常严格,是一个好管家,就是有点儿“古板儿”。了解到这个新闻事实,我立即到八队对老王进行采访。回到宣传科后,我精心撰写了人物通讯《“老古板儿”王天明》。稿件写好后,巧遇《铁道建设报》社编辑王贤清老师到宣传科看望大伙儿,在王朝南科长的引见下,我请王贤清老师帮我指导这篇稿件。他看后认真点评,还对我讲解了消息、通讯的写作要领。后来这篇通讯被《四川工人日报》《铁道建设报》《劳动导报》等多家新闻单位采用。

    那个年代,由于没有电脑、手机,更不要说网络,业余时间除了看看电视就是看报纸,剪报纸,收集报纸上刊登的一些优秀新闻和文学作品,学习他人的写作思路。那时,我们给写稿子取了一个美名叫“爬格子”,很多时候是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写稿,先是写初稿,初稿写好后再抄写到稿笺纸上,一个格子一个字,最头痛的是抄错或抄掉一个字又要全盘重来。就这样,我还是持之以恒地坚持用手中的笔把身边的人与事和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真情地流露在方格纸上,邮寄到《铁道建设报》社编辑部……渐渐地,我对写稿的兴趣愈加浓厚。每每回想起当年第一次看到署着自己姓名的稿件变成铅字时,心里那种充满着难以言表的喜悦与满足,那份激动和快乐,仍然记忆犹新。

    时光荏苒,30年过去。自与《铁道建设报》相识到结缘,我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与《铁道建设报》这份缘均一如既往地延续着,从未中断过。在《铁道建设报》的培养下,我也陆续在《内江日报》《四川工人日报》《重庆日报》《中国中铁》报等报纸刊登稿件数百篇。同时,我也亲自见证了《铁道建设报》由铅字排版印刷到激光照排,再到今天的数字彩印。

    如今,我依旧喜欢采写一些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向自己的《铁道建设报》投稿。工作之余,我经常翻阅《铁道建设报》,静静地学习、咀嚼,细细地品读、欣赏……看着清晰的字迹,嗅着淡淡墨香,感受着她每一次、每一次、每一次浸入脑海的创新品格和时代风貌。

  

我与《铁道建设报》的悠悠情怀

字数: 2187 2020年 7月 25日 文化长廊

    7月1日,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机关报《铁道建设报》创刊70周年。我与《铁道建设报》的悠悠情怀,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80年代中后期,铁道部开始向所属工程局提出“打破大锅饭,丢掉铁饭碗,勇敢闯市场,竞争谋发展”的改革要求。铁二局步入市场找米下锅的时代,相继中标了二滩水电站、成渝高等级公路、深圳雅园立交桥等一大批路外工程。当时我所在四处三队就在成渝高等级公路项目缙云山隧道东口施工,也就是那时,我认识了《铁道建设报》。

    1990年5月,四处中标全长5000多米、全线第二长大隧道的成(都)渝(重庆)高等级公路缙云山隧道项目。为了安全、优质、高效地打好这一仗,四处挑选了当时全处综合实力最强的三队、八承担施工任务。这两个工程队都是完成了福建外福铁路改建工程后调转缙云山的。出口端施工的三队在施工队部住地期间遇到了一场特大暴雨,由于排洪设施尚未建成,暴雨夹杂着泥土沿山坳而下,把尚在施工中的几栋工棚全部推倒,还威胁着堆放水泥、河沙、木材、油毛毡等各类建材物资的库房。在这紧急关头,200多名职工冒着倾盆大雨,挖沟、排洪、疏通河道、搬运水泥、抢运河沙,就连炊事班的同志也冲到了抗洪抢险一线。那种抗洪抢险的精神与情景深深地震撼了我。

    事后,队领队要我写一篇新闻稿件报道一下这帮筑路人。写稿件,如何写?我拿着纸和笔苦思也不知从何下手。就在这时,我倏地想起了此前我看到过一张《铁道建设报》。那张报纸上有一篇标题为《纠纠汉子李湾湾》的人物通讯。受那篇人物通讯的启发,当天晚上,我就以《铁道建设报》为导师,用床铺当写字台,学着写了一篇《抗洪抢险,人定胜天》的消息。稿子不长,约600字,翌日便抽中午休息时间踏着3公里的泥泞小路到最近的重庆市走马乡邮政所把稿件寄了出去。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这篇稿子在《铁道建设报》刊登了。工友们看了非常高兴,要我以后多写点儿队上的事情。

    后来,我参加了指挥部举办的新闻通讯员培训班。《铁道建设报》社记者张必容老师现场讲授消息、通讯的写作技巧。通过培训,我对新闻稿件的采写要领和稿件格式有了初步了解。记得张必容老师在新闻通讯员培训班上强调的一个观点:新闻通讯员不能把新闻报道当作业余写作来对待,必须作为党的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稿件后要请党委书记审核后再邮寄给报社编辑部,这样会提高稿件质量和刊登率。指挥部党委非常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成立了指挥部新闻报道小组。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我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进步。一年后,我被调到四处党委宣传科工作。之后,又参加了几次新闻通讯员培训班的学习,写作水平和技巧有了更进一步提升。

    1991年下半年,按照铁二局关于“打破大锅饭,丢掉铁饭碗”的改革要求,局选择在缙云山隧道施工的四处三队作为改革试点单位。三队主动配合局试点工作,抽调20人组成了隧道混凝土作业工班,进行包死基数、独立核算,实行干多得多、干少得少,自主分配。承包第一个月下来,工人工资就比“大锅饭”时高出约30%。过去上班,工班长要一个一个吩咐的现象一下子变成了自觉,工人提前10分钟全部到岗……接下来几个月,工人工资从过去的几百元增长到1000多元,工班工人的工资最多的一个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长了3倍多达到2000多元,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了不得的收入。一下子,三队炸开了锅!人人要求实行承包制。我抓住这件事采写了一篇《打破铁饭碗、碗里饭更多》的通讯,刊登在了《铁道建设报》头版头条。这篇报道,在全局引起极大反响。

    1993年,一次,我到重庆指挥部去出差,听说八队材料管理员王天明在物资管理上非常严格,是一个好管家,就是有点儿“古板儿”。了解到这个新闻事实,我立即到八队对老王进行采访。回到宣传科后,我精心撰写了人物通讯《“老古板儿”王天明》。稿件写好后,巧遇《铁道建设报》社编辑王贤清老师到宣传科看望大伙儿,在王朝南科长的引见下,我请王贤清老师帮我指导这篇稿件。他看后认真点评,还对我讲解了消息、通讯的写作要领。后来这篇通讯被《四川工人日报》《铁道建设报》《劳动导报》等多家新闻单位采用。

    那个年代,由于没有电脑、手机,更不要说网络,业余时间除了看看电视就是看报纸,剪报纸,收集报纸上刊登的一些优秀新闻和文学作品,学习他人的写作思路。那时,我们给写稿子取了一个美名叫“爬格子”,很多时候是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写稿,先是写初稿,初稿写好后再抄写到稿笺纸上,一个格子一个字,最头痛的是抄错或抄掉一个字又要全盘重来。就这样,我还是持之以恒地坚持用手中的笔把身边的人与事和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真情地流露在方格纸上,邮寄到《铁道建设报》社编辑部……渐渐地,我对写稿的兴趣愈加浓厚。每每回想起当年第一次看到署着自己姓名的稿件变成铅字时,心里那种充满着难以言表的喜悦与满足,那份激动和快乐,仍然记忆犹新。

    时光荏苒,30年过去。自与《铁道建设报》相识到结缘,我无论在什么岗位工作,与《铁道建设报》这份缘均一如既往地延续着,从未中断过。在《铁道建设报》的培养下,我也陆续在《内江日报》《四川工人日报》《重庆日报》《中国中铁》报等报纸刊登稿件数百篇。同时,我也亲自见证了《铁道建设报》由铅字排版印刷到激光照排,再到今天的数字彩印。

    如今,我依旧喜欢采写一些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向自己的《铁道建设报》投稿。工作之余,我经常翻阅《铁道建设报》,静静地学习、咀嚼,细细地品读、欣赏……看着清晰的字迹,嗅着淡淡墨香,感受着她每一次、每一次、每一次浸入脑海的创新品格和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