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走向未来

——中铁二局六公司改革发展综述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0年 6月 20日         版次:01     作者:

    六公司参建的“一带一路”典范工程——中老铁路磨万段丰洪车站

    1964年,一场以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三线建设”在祖国中西部地区拉开序幕,西南铁路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六公司的前身)在贵昆铁路施工前线——贵州省水城县应运而生,踏上了祖国铁路建设事业的伟大征程,写下了改革发展的不朽诗篇。

    技术革新

    勇走企业振兴之路

    上世纪60年代,六公司开始尝试从劳动型向机械专业化施工过渡,初具机械化专业施工规模。参建成昆,公司义无反顾地奔赴“筑路禁区”,多次刷新土石方施工生产纪录;转战湘黔,公司以“速转、速战、速决”的姿态提前完成52万立方米土石方;鏖战枝柳,公司在全线首次运用推、挖、铲、装联合作业的一条龙施工方法,展示出机械化施工的巨大潜力;在南防铁路,公司首次引进核分子密度仪检验压实密度,测量精度大为提高,顺利实现工程创优目标;南攻衡广,公司采用的预压重荷载加速软基固结的施工方法一举攻克软土路基施工,创造性地进行现场制梁,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司勇闯沿海经济特区:创造性采用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方案,建设国家级优质工程——深圳机场;10个月创造出深圳雅园立交桥的优良质量,荣获1995年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

    步入新世纪,公司在参与第一条客运专线——秦沈客专时,创新“襟边路基”施工工艺;创造了国家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桩基施工工艺;解决了张花高速公路133米高墩施工控制技术、多孔120米跨曲线连续钢构施工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尤其是先后攻克中铁二局最深基坑(杭州4号线新风站)、亚洲最大地下双层地铁停车场(成都7号线崔家店停车场)、全国在建三线合一最宽车站(杭州地铁1号线萧山机场站)、全线810米最长基坑(杭州6号线丰北站)和“9隧13洞”典型断面(天府国际机场项目北垂滑隧道群),公司施工工艺和方法不断更新,在地下空间施工领域“超深、超大、超宽、超长、超复杂”基坑施工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

    业务拓展

    勇走企业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后,公司积极投身市场竞争和自主经营的改革浪潮,踏上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公司开始对外投标,参与社会竞争,并通过深圳机场建设、珠海黄绿背水库等机场、市政工程的实施,在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站稳了脚跟。此后,公司实施大经营战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形成了华东、四川等多个核心经营区域,逐步向中原、华北、西北、东北等各个地区延伸,经营范围辐射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并在集团公司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海外市场的开发,阵地经营和滚动经营成绩斐然。

    紧跟基建市场的变化,顺应经济迅猛发展高潮,公司紧紧抓住高速铁路建设、高速公路BOT项目实施等契机,着力培育路面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优势板块,逐步形成地下车站施工核心竞争力;进军房建施工领域,通过“青蓝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品牌活动的深度实施,培养出一批批房建管理人才。通过在建促经营、实现滚动发展,公司已由以前单一的土石方施工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具备6大优势业务板块的综合性子公司。

    思想的革新,是转变经营思路求生存,也是文化治企谋发展。50多年来,(下转第二版)

  

在改革中走向未来

——中铁二局六公司改革发展综述

字数: 1253 2020年 6月 20日 要闻

    六公司参建的“一带一路”典范工程——中老铁路磨万段丰洪车站

    1964年,一场以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三线建设”在祖国中西部地区拉开序幕,西南铁路工程局第二工程处(六公司的前身)在贵昆铁路施工前线——贵州省水城县应运而生,踏上了祖国铁路建设事业的伟大征程,写下了改革发展的不朽诗篇。

    技术革新

    勇走企业振兴之路

    上世纪60年代,六公司开始尝试从劳动型向机械专业化施工过渡,初具机械化专业施工规模。参建成昆,公司义无反顾地奔赴“筑路禁区”,多次刷新土石方施工生产纪录;转战湘黔,公司以“速转、速战、速决”的姿态提前完成52万立方米土石方;鏖战枝柳,公司在全线首次运用推、挖、铲、装联合作业的一条龙施工方法,展示出机械化施工的巨大潜力;在南防铁路,公司首次引进核分子密度仪检验压实密度,测量精度大为提高,顺利实现工程创优目标;南攻衡广,公司采用的预压重荷载加速软基固结的施工方法一举攻克软土路基施工,创造性地进行现场制梁,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司勇闯沿海经济特区:创造性采用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方案,建设国家级优质工程——深圳机场;10个月创造出深圳雅园立交桥的优良质量,荣获1995年国家建筑工程鲁班奖。

    步入新世纪,公司在参与第一条客运专线——秦沈客专时,创新“襟边路基”施工工艺;创造了国家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桩基施工工艺;解决了张花高速公路133米高墩施工控制技术、多孔120米跨曲线连续钢构施工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尤其是先后攻克中铁二局最深基坑(杭州4号线新风站)、亚洲最大地下双层地铁停车场(成都7号线崔家店停车场)、全国在建三线合一最宽车站(杭州地铁1号线萧山机场站)、全线810米最长基坑(杭州6号线丰北站)和“9隧13洞”典型断面(天府国际机场项目北垂滑隧道群),公司施工工艺和方法不断更新,在地下空间施工领域“超深、超大、超宽、超长、超复杂”基坑施工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

    业务拓展

    勇走企业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后,公司积极投身市场竞争和自主经营的改革浪潮,踏上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公司开始对外投标,参与社会竞争,并通过深圳机场建设、珠海黄绿背水库等机场、市政工程的实施,在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站稳了脚跟。此后,公司实施大经营战略,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形成了华东、四川等多个核心经营区域,逐步向中原、华北、西北、东北等各个地区延伸,经营范围辐射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并在集团公司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海外市场的开发,阵地经营和滚动经营成绩斐然。

    紧跟基建市场的变化,顺应经济迅猛发展高潮,公司紧紧抓住高速铁路建设、高速公路BOT项目实施等契机,着力培育路面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优势板块,逐步形成地下车站施工核心竞争力;进军房建施工领域,通过“青蓝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品牌活动的深度实施,培养出一批批房建管理人才。通过在建促经营、实现滚动发展,公司已由以前单一的土石方施工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具备6大优势业务板块的综合性子公司。

    思想的革新,是转变经营思路求生存,也是文化治企谋发展。50多年来,(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