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国重器梦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19年 8月 10日         版次:04     作者: □王斌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我放松随意地靠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时,中央二台正好在播放改革开放纪录片《大国重器》。

    当电视画面中出现了庞大雄壮的穿隧架桥机,特别是看到架桥机上那熟悉而亲切的“中铁二局”字样时,作为一名中铁二局人,心中不禁油然而生出无以言表的激动和自豪。40年的铁路工龄,让我有幸亲身参与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经历了铁路建设发展历程中的无数艰难挑战,见证了科技创新、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升级换代的巨大变化,领略了中国基建登上世界顶峰的荣光。

    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大国重器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始自于我刚参加铁路工作时的亲身体会和感受。

    1983年,我作为铁路二代子弟在贵阳参加了铁二局最后一次招工考试。1984年春节,我被分配到铁二局一处五队青工班。当时,队部设在贵阳南站,而我们的驻地和工点则在离队部较远的黄花园,主要工作是开挖修建一个桥梁基坑。那时候,一个普通的工程队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机具设备,主要靠简单的工具和人工劳力开展工作。记得那时候,我最怕的工作就是装石碴、卸水泥和人工拌和混凝土。

    所谓装石碴,就是工点野外加工好的一大堆碎石,经收方后装上汽车运走。这是一项纯体力活,必须先将石碴钩装在箩筐中,然后两人抬起通过汽车尾部斜放的跳板装上汽车。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从没有干过如此重的体力活,别人体力好的一次可以抬两筐毫不吃力地上车,而我抬一筐都走不稳当,以致于许多人都不愿意同我搭伙,怕出危险。卸水泥也不容易,当时一无经验,二无防护用品和防护意识,卸完水泥后全身上下沾满了水泥灰,与汗水融合沾在皮肤上几天都洗不掉,非常难受。劳动强度最大的当属人工拌和混凝土,上料、上水、人工拌和一刻也不能停歇,一天干下来,浑身疼痛,苦不堪言。相对好一点的工作是开挖基坑,先用钢钎人工打炮眼,爆破松土后就是出渣,渣土先装在手推斗车内,然后用简易吊具扒杆吊出基坑外推走倒土,周而复始。

    说实话,那时一个工班30多人一天也干不出多少活来,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如果用今天的工程机械设备,过去要干几个月的活儿,现在也许只要几天就能完成。在那个时侯,我心中就萌发了一个愿望:要是我们的工程队能够多拥有一些施工生产机械设备该多好啊!不但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时间到了1984年年中,铁二局中标了广州市沿江中路的南海石油大厦基础工程,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来说也算是比较大的铁路外部工程了,于是铁二局一处各工程队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工程队。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会城市广州后,我真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差距,什么是“鸟枪换炮”。我们变成了高度机械化的精锐之师,单从工程机械设备方面讲,我们已拥有了当时从意大利进口的最先进的全自动混凝土拌和站及配套的混凝土输送泵、空压机,高层建筑塔吊,日本进口的大型挖掘机、装载机、汽车吊、自卸车,以及钢筋弯曲机、对焊机等各种先进的机具设备。特别是高层塔吊,当它耸立在珠江湾畔时,便引来了许多路人的驻足围观,因为这种设备在当时先进发达的广州市也并不多见,因而也成了珠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尽管这时我已离开一线工班调到了指挥部物资组,但我对工程设备的新奇、钟爱和关注兴趣程度始终没有丝毫减弱,每逢到了施工生产高潮时节,我特别喜欢近距离地观赏这些先进工程设备发挥出的神奇力量,喜欢看全自动拌和站不知疲倦地精准进料出料,喜欢听输送泵富有节奏的巨大声响,喜欢看高层塔吊在空中舒展手臂的曼妙舞姿,喜欢听挖掘机、装载机轰鸣的机器声如悦耳的交响曲,也喜欢看操作司机那一张张牛气冲天的的脸……

    那时的我心中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说:将来我们的国家也一定能够生产制造这些先进的工程设备,中国的基建行业也必将会全领域实现机械化施工,中国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巨大市场空间必将使基建行业焕发辉煌。

    时光荏苒,新中国经过7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展41年的快速发展,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以勤奋和智慧把长期以来积弱积贫的落后国家发展成日新月异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不断创新,制造业门类齐全世界第一,高、精、尖大国重器不胜枚举。想到这些,我发自肺腑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无比的自豪!

    如今,在铁路建设领域,高铁技术已成为中国基建的亮丽名片,架桥机、盾构机等一大批高科技大国重器也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市场份额,中国速度、中国工艺、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也得到了世界上的普遍认同。同时,中铁二局的“开路先锋”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是铁路建设者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法宝,同样也堪称“国之重器”。

我的大国重器梦

字数: 1845 2019年 8月 10日 文化长廊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我放松随意地靠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时,中央二台正好在播放改革开放纪录片《大国重器》。

    当电视画面中出现了庞大雄壮的穿隧架桥机,特别是看到架桥机上那熟悉而亲切的“中铁二局”字样时,作为一名中铁二局人,心中不禁油然而生出无以言表的激动和自豪。40年的铁路工龄,让我有幸亲身参与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经历了铁路建设发展历程中的无数艰难挑战,见证了科技创新、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升级换代的巨大变化,领略了中国基建登上世界顶峰的荣光。

    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大国重器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始自于我刚参加铁路工作时的亲身体会和感受。

    1983年,我作为铁路二代子弟在贵阳参加了铁二局最后一次招工考试。1984年春节,我被分配到铁二局一处五队青工班。当时,队部设在贵阳南站,而我们的驻地和工点则在离队部较远的黄花园,主要工作是开挖修建一个桥梁基坑。那时候,一个普通的工程队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机具设备,主要靠简单的工具和人工劳力开展工作。记得那时候,我最怕的工作就是装石碴、卸水泥和人工拌和混凝土。

    所谓装石碴,就是工点野外加工好的一大堆碎石,经收方后装上汽车运走。这是一项纯体力活,必须先将石碴钩装在箩筐中,然后两人抬起通过汽车尾部斜放的跳板装上汽车。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从没有干过如此重的体力活,别人体力好的一次可以抬两筐毫不吃力地上车,而我抬一筐都走不稳当,以致于许多人都不愿意同我搭伙,怕出危险。卸水泥也不容易,当时一无经验,二无防护用品和防护意识,卸完水泥后全身上下沾满了水泥灰,与汗水融合沾在皮肤上几天都洗不掉,非常难受。劳动强度最大的当属人工拌和混凝土,上料、上水、人工拌和一刻也不能停歇,一天干下来,浑身疼痛,苦不堪言。相对好一点的工作是开挖基坑,先用钢钎人工打炮眼,爆破松土后就是出渣,渣土先装在手推斗车内,然后用简易吊具扒杆吊出基坑外推走倒土,周而复始。

    说实话,那时一个工班30多人一天也干不出多少活来,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如果用今天的工程机械设备,过去要干几个月的活儿,现在也许只要几天就能完成。在那个时侯,我心中就萌发了一个愿望:要是我们的工程队能够多拥有一些施工生产机械设备该多好啊!不但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还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时间到了1984年年中,铁二局中标了广州市沿江中路的南海石油大厦基础工程,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来说也算是比较大的铁路外部工程了,于是铁二局一处各工程队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工程队。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省会城市广州后,我真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差距,什么是“鸟枪换炮”。我们变成了高度机械化的精锐之师,单从工程机械设备方面讲,我们已拥有了当时从意大利进口的最先进的全自动混凝土拌和站及配套的混凝土输送泵、空压机,高层建筑塔吊,日本进口的大型挖掘机、装载机、汽车吊、自卸车,以及钢筋弯曲机、对焊机等各种先进的机具设备。特别是高层塔吊,当它耸立在珠江湾畔时,便引来了许多路人的驻足围观,因为这种设备在当时先进发达的广州市也并不多见,因而也成了珠江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尽管这时我已离开一线工班调到了指挥部物资组,但我对工程设备的新奇、钟爱和关注兴趣程度始终没有丝毫减弱,每逢到了施工生产高潮时节,我特别喜欢近距离地观赏这些先进工程设备发挥出的神奇力量,喜欢看全自动拌和站不知疲倦地精准进料出料,喜欢听输送泵富有节奏的巨大声响,喜欢看高层塔吊在空中舒展手臂的曼妙舞姿,喜欢听挖掘机、装载机轰鸣的机器声如悦耳的交响曲,也喜欢看操作司机那一张张牛气冲天的的脸……

    那时的我心中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说:将来我们的国家也一定能够生产制造这些先进的工程设备,中国的基建行业也必将会全领域实现机械化施工,中国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巨大市场空间必将使基建行业焕发辉煌。

    时光荏苒,新中国经过7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展41年的快速发展,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以勤奋和智慧把长期以来积弱积贫的落后国家发展成日新月异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不断创新,制造业门类齐全世界第一,高、精、尖大国重器不胜枚举。想到这些,我发自肺腑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无比的自豪!

    如今,在铁路建设领域,高铁技术已成为中国基建的亮丽名片,架桥机、盾构机等一大批高科技大国重器也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市场份额,中国速度、中国工艺、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也得到了世界上的普遍认同。同时,中铁二局的“开路先锋”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是铁路建设者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法宝,同样也堪称“国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