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后的老挝万象,酷热的空气中没有一丝水分,让人凭添些许焦躁。老龚和小明,坐在六公司中老铁路二分部的会议室里,他们的手中,各有一份刚刚梳理出来的“清单”。
“书记这个活真不好干!一想到要组这么多的稿件,我就严重失眠,一晚上都没睡着!”老龚操着一口浓郁的四川峨眉话,忧愁地说。
小明抬起头,平静地望着老龚,淡淡地说:“晚上不睡觉,你又写了几个字?不写文章,失眠有什么用?”
老龚被怼得说不出话来,会议室里的其他人笑得七仰八叉。
老龚叫龚平昌,早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几十年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长期领军项目管理团队,是一个抓生产、管技术的好手,荣任中铁二局“桥梁专家”,现在则是六公司磨万一分部的党委书记。2017年7月,被委以“书记”职务参建中老铁路之初,老龚乐得不行:“党的工作,最大的事就是要做好思想工作,找小同志谈心,帮助他们,多简单!”五十多岁的老龚没有想到,第一次参建海外项目,竟面临管理干部向政工干部的转变,一年多的学习与积累让他深知,基层党建压根就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项目驻地要标准化建设、重点工程要形象策划,六公司探索“四化”党建工作机制落地、中老铁路创建“廉洁之路”……一连串忙碌之后,老龚业务进步神速,工作成效明显,四好班子、先进党组织、优秀通讯站等荣誉接踵而来。老龚感叹:还好有小明。
小明姓秦,是六公司磨万一分部工委主任。2009年入职后,他以石武高铁的建设为起点,历经多个基层项目办公室、本部党群部门锻炼、上级单位挂职培养,早已是一个党建业务的熟手,尤其以摄影和写作见长。有这么一个得力的副手,党建菜鸟的老龚自然奉为宝贝,毫不在乎自己职务高、年龄大,虚心请教,把所有的职责捋一遍,把不懂的业务挨个儿学。但是,正因为有能干而年轻的小明,老龚时不时也会耍耍性子——
“哎呀,这个这么简单,小明主席你就亲自办了嘛。”“哟喂,我眼睛老花了看都看不清楚,你帮个忙嘛!”“不得行,这个太复杂了,弄不来!不学了!”
……
面对这个晴雨于一脸的老同志,小明哭笑不得,止不住地数落:老龚,你真的是比我亲老爹还恼火!
老龚和小明就真如一对父子,在工作中将常人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任务重,你太累了,看来我自己也得动笔了!”老龚有些内疚。
事实上,老龚并不是不懂“码字”,技术论文、施工方案、措施要求……洋洋洒洒几千字说来就来。一旦回到熟悉的施工一线,或是谈及打造项目形象工程、提炼项目管理亮点、选树先进人物典型等项目管理的种种,老龚说出来的句句都是箴言,很有见解。一年多来,老龚经常带着小明一起上工地,溜上一圈,把他想到的念叨给小明听,让小明挖掘出了很多新闻闪光点,也拍到很多标准化作业面的优质图片。小明的笔杆子越好使,老龚的嘴皮子耍得越开心,自然就更难得动笔了。但中老铁路进入攻坚阶段,各项工作需要全面总结和梳理,政工干部理当冲锋在前,压力可想而知。
“就拿项目重点工程楠科内河特大桥的施工来说,工序怎么衔接,节点怎么管控,党员先锋队现场怎么分工,作用怎么发挥,我心头最清楚。光说不做假把式,写通讯稿是一个政工干部的基本功。我这个书记,武是武得,文也文得!曾经当总工当项目经理都没有虚过火,这个稿子,我写得了,我也一定要写好!”老龚不服气说。
“这是准备让我刮目相看?”小明静静地望着老龚,扶了扶眼镜。
老龚憨笑:“这也算是我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吧!”